近期隆重開幕的第四屆中國(滕州)馬鈴薯節上,國家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田、山東省農業廳信息中心主任孫文軍和滕州市市長遠義彬共同觸亮“滕州馬鈴薯網絡*平臺”水晶球,自此滕州馬鈴薯順利搭乘農業部信息中心的中國農產品*平臺,小土豆就像長了金翅膀,通過互聯網飛向*。
以銷定產小小土豆遠名揚
走在滕州市界河鎮馬鈴薯現場,一望無際的馬鈴薯田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界河鎮因地處滕州與鄒城兩市交界而得名,是馬鈴薯之鄉的核心區,連續四年單產水平全國*。該鎮的馬鈴薯已經打入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成為上海世博會用品、東方航空公司食品,并遠銷到16個國家和地區。正可謂:“界河無界,土豆不土”。
反彈琵琶,以銷定產是滕州市土豆產業蓬勃發展的“法寶”。滕州市高度重視土豆產業的產銷銜接,全力推進組織化營銷水平,建成了以滕州蔬菜果品批發市場為,專業批發市場、產地批發市場為依托,季節性臨時批發市場為補充的市場體系。建立出口企業加工備案點25個,恒溫庫100座,貯存量15萬噸,馬鈴薯中介運銷組織發展到600余家,從業人員1萬余人,形成了“市場運銷隊伍基地”的產業鏈條,建成了以市農業信息中心為、覆蓋全市城鄉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與農業部信息中心合作,開通了滕州馬鈴薯網絡交易平臺,開展了網上信息發布、網上訂單銷售等業務。
與此同時,該市大打品牌化戰略。不僅連續四年成功舉辦中國(滕州)馬鈴薯節,不斷提高滕州馬鈴薯的市場度和美譽度,而且積極做好“三品一標”認證。2009年,“滕州馬鈴薯”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被評為首屆中國農產品公用品牌價值,被確定為上海世博會用品、東方航空公司食品、2011消費者zui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國內外市場的。
“四化生產”小土豆沉著應對市場需求
目前,全市春秋兩季馬鈴薯面積發展到65萬畝,發展馬鈴薯特色專業鎮4個、特色專業村285個,年產馬鈴薯200萬噸。滕州市堅持走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的路子,努力使土豆產業提檔升級,適應市場對農產品越來越高的要求。
2003年,滕州市制定馬鈴薯栽培標準,被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確定為山東省地方標準。通過不斷完善標準化操作規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執法、檢測、監控、農資配送五大體系,滕州市20萬畝馬鈴薯被命名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被省政府評為“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單位”。
在姜屯鎮胡村綠色馬鈴薯生產基地,該鎮黨委書記朱秋原介紹,在堅持走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滕州市已經成為我國馬鈴薯二季作區種植面積zui大、單產zui高、效益的縣(市),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被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鄉”、“脫毒馬鈴薯推廣*縣(市)”等稱號。
目前,全鎮馬鈴薯種植面積2.8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正以每年2000畝的面積遞增,新增馬鈴薯種植戶870余家,馬鈴薯合作社9家,年生產馬鈴薯12萬噸,先后取得了馬鈴薯、黃姜、毛芋頭3個農產品的無公害認證,培植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1.5萬畝,馬鈴薯已成為該鎮北部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