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蓮的貯運保鮮技術
來源:
2012年01月10日 16:58
2108
Foodjx導讀:西番蓮又名雞蛋果、百香果、時計果,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植物。由于其風味*,是加工果汁的良好原料,近年來在華南地區有較大面積的栽培。西番蓮供食用的主要有6種,即紫果西番蓮、黃果西番蓮、樟葉西番蓮、大果西番蓮、甜果西番蓮和香蕉西番蓮,商業栽培的主要是紫果西番蓮,也有一些黃果西番蓮。果卵球形或圓球形,果面光滑,長約6厘米,果肉為橙黃色粘質的假種皮,以兩層液囊形式包裹種子,形成許多表面光滑的顆粒,種子極多,黑色或黑褐色。果成熟即自然脫落。
2.貯藏特性
西番蓮是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水果,乙烯釋放量很高,20℃下呼吸高峰期乙烯釋放量1小時達160~370微升/千克。
采收后容易失重變質,室溫條件下7~10天果皮就失水皺縮,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爛。
對低溫敏感,易發生冷害。
3.貯藏病害
(1)褐斑病
該病由西番蓮鏈格孢菌引起,病害常發生在后熟期間,出現圓形下陷褐色斑點。潮濕炎熱季節采收的果易發生褐斑病。
(2)褐腐疫霉果腐病
該病由煙草、黑脛霉菌變種引起,果病部呈水漬狀,干后呈綠色下陷斑。
(3)斑柘病
該病由西番蓮殼針孢菌引起,在果樹上感染,導致果后熟不一致。
(4)冷害
西番蓮在5℃或5℃以下貯藏易發生冷害,癥狀表現為果表面或內部顏色改變,出現內陷斑,局部水漬狀,受害果后熟不一致或不能后熟,有異味,易腐爛。
4.貯藏工藝
(1)適時采收
鮮銷果可人工采摘已轉色的成熟果。加工果則需充分成熟自然脫落果。在每天清晨揀拾果,這時果可得到充分發育。果少時每周收果1~3次,成熟高峰期則需每天收集,以免果失重和影響加工品質。據史宏財(1987)測定,自然落果發生前后一天果汁含量zui高(42.5%).及時拾果可減少失重10%~20%,香氣也zui濃。收果時受雨露濕潤的果,宜置干燥陰涼處陰干,以免罹病腐爛。若不立即加工,則需低溫貯藏。
(2)貯藏條件
西番蓮對低溫較為敏感,在低于6.5℃下貯藏會遭受冷害。高于6.5℃又會發霉,6.5℃、相對濕度85%~90%可貯藏4~5周。
(3)紫果西番蓮的催熟轉色
市售成熟果是自然脫落后從地面拾得的落地果,會很快失水皺縮并易被病菌侵染。若能在其發生呼吸躍變前采收綠熟果并低溫誘導后熟,可大大延長貯藏期。Arjona(1991)推薦,在開花后35~60天采收(此時果的紫色10%以下,不符合上市要求),在10℃貯藏10天使其后熟,再用10毫克/升乙烯處理35小時,然后在21℃中放48小時,就可形成蔓熟果*的紫色,紫色占表面80%以上。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蔓熟果相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www.hnbcxny.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hnbcxny.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