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沙坡頭區立足“高效養殖、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的發展目標,確立奶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打好定規劃、調結構、重監管、強科技、抓項目“五張牌”,深入推進奶產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促進奶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沙坡頭區已建成規模化奶牛養殖場32家,累計創建自治區級及以上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場8家,規模化率達100%;現有奶牛存欄6.9萬頭,成母牛存欄3.3萬頭;生鮮乳累計產量31.23萬噸,產值12.76億元,日銷售鮮奶超900噸。
一是打好“規劃牌”,繪就奶業發展宏偉藍圖。編制印發《沙坡頭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實施方案》,明確奶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目標任務,優化奶產業布局,規劃建設麥垛山奶牛養殖園區,打造奶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加快推進光明生態智慧牧場、現代牧業阜民豐、大青山、沐沙、潤厚源等現有奶牛場擴規升級、擴群增量。實施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試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支持100頭至3000頭中小規模養殖場開展“智慧牛場”建設,實現養殖管理數字化、智能化,著力推進奶牛養殖基地現代化建設水平。
二是打好“結構牌”,深耕飼草供應綠色沃土。圍繞奶牛養殖優勢區域,大力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重點在永康、常樂等鄉(鎮)調整全株青貯玉米種植面積,在宣和、迎水橋擴大優質高產苜蓿種植面積,推廣“春小麥+燕麥”“青貯玉米+飼用小黑麥”等一年兩茬復種模式,并在有灌溉條件的旱作壓砂地區域,探索推廣多年生牧草種植,實現壓砂地生態修復和草畜產業持續發展。2022年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優質燕麥草、冬牧70黑麥草等飼用作物11萬畝,為奶產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打好“監管牌”,兜牢奶業生產保障底線。加大養殖生產投入品監管力度,持續開展獸藥、飼料和乳制品安全專項監測,強化生鮮乳儲存運輸、經營銷售等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確保生鮮乳和乳制品安全衛生。嚴格規范奶牛養殖場備案管理、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和運輸車輛準用證審核發放,加強奶牛養殖場、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三個重點環節監管。支持奶牛場重點疫病監測防治,推進規模養殖場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建設,全面提升動物疫病防控綜合能力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促進奶產業健康發展。
四是打好“科技牌”,推動產業轉型“牛勁”十足。搶抓國家種業
提升機遇,依托寧夏奶業科創中心強化指導服務,引導養殖企業進口良種奶牛,加快奶牛良種選育,免費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工作,2022年累計檢測樣品數量12.5萬個;加強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應用,實現測奶強育種、測奶提水平、測奶保質量、測奶抓數據。建設智慧牛場13家,對飼喂、擠奶、保健、防疫、糞污處理等關鍵環節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推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智能統計分析軟件終端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實現養殖管理數字化、智能化。
五是打好“項目牌”,推進產業發展“火力”十足。積極爭取沙坡頭區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支持1家新型經營主體開展飼草料種、收、貯一體化設施設備更新,進一步優化規模養殖場草畜配套比例。持續推進光明牧業新建生態有機牧場、大青山一場二期、阜民豐二期等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年產2萬噸嬰幼兒奶粉和日產1000噸液態奶生產線,謀劃推動麥垛山奶牛養殖園區(一期)五萬頭建設項目,切實推進沙坡頭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