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交流 技術方案 采購指南 話題討論 維修保養 資料下載 企業案例 會員報道
出菇期將菌袋兩頭松開,適量通風,以供給菇蕾新鮮空氣,并每天向地面、墻壁、空間噴少量霧狀水,溫度應保持在85~90%。溫度低時,子實體易干,損失料內水分,影響出菇產量。濕度過大,子實體易腐爛,噴水時切記不要直接噴灑在子實體上面。隨著菇體的生長,要適當加大通風量。
采取以下措施可提高產量:
1、溫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實體形成階段,每天給予7~12℃的溫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提早,子實體發良整齊。方法是:白天蓋膜保溫,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過降溫,加大溫差,并結合高溫澆水誘導出菇。
2、高溫刺激法:先將菌床(或菌袋)敝開干燥1~2天,然后連續進行重噴水,使菌面上有大量的積水存在,讓菌床(或菌塊)慢慢吸收,每天噴水2~3次,連續2~3天,在此期間,一般可敝膜通風。菌床表層培養基含水量以手握有水滴下時為適宜,zui后用棉布吸干料面上的積水,蓋上地膜保溫,幾天后便可現蕾。采取高濕刺激法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菌絲體必須吃透整個培養基,而且必須達到生理成熟,主要標志為吐黃水、結菌膜、菌絲體略呈黃褐色,甚至出現個別菇蕾,二是培養基結塊要好,不能過于松散。
3、光照誘導法:菇房種植平菇,子實體在形成時,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平菇播種后宜在黑暗條件下發菌,待菌絲發好后再曝光可誘導出菇。在缺少光照時,可用電燈上光代替,也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4、覆土出菇:采完頭潮菇后,清除老菌皮,脫去塑料袋,把菌袋切成兩段,截面朝上放入深40厘米、寬100厘米、長度不限的坑內。菌塊間的空隙用營養土填實,用1%的復合肥、1%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97%的水配成營養液澆入菌塊通氣孔內,并澆透土壤,達到存水不滲為宜。然后蓋上薄膜和草簾,保溫保濕。菌絲恢復生長后,又可長出新菇蕾。采完二潮菇后,補充營養液和水分,蓋薄膜和草簾,還可收3~4潮菇。玉米芯栽平菇生物轉化率一般在80%以上。
上一篇:輸送帶常見跑偏故障現象分析及調整
下一篇:正確使用輸送帶的方法及保養要點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hnbcxny.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