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探討物價上漲為何這么猛烈
閱讀:304 發布時間:2012-3-15中國正在面臨著物價全面上漲的炙烤,從“逗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糖高宗”,老百姓生活的豆類、大蒜、生姜以及蔗糖,全線上漲,菜價也到了“元時代”,一些農產品還全線告急,比如說棉花。玉米、小麥等等凡是沾上農產品的,大部分都大漲了。不僅農副產品上漲,像電價、水價、煤價、油價*的幅度都讓老百姓如坐針氈,切實感受到工資不漲生活成本天天漲的壓力。房價漲了就不說了,房租上漲確實讓很多白領*,既買不起也租不起了,所以,前段時間,有白領們逃離北上廣的傳說。即使買了房的房奴,生活成本上升,更使得他們苦不堪言。
這一輪物價上漲,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的。這次物價上漲,有一個特點,就是資源類、資產類、能源類、農產品類的價格上漲,而工業品*幅度不明顯。這就說明,這次物價上漲,并代表經濟過熱,而只是說明,經濟結構畸形化程度在加深。
*,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加,而沒有嚴格的信貸監管,導致這些信貸資金成為炒作熱錢和游資,全面掀起一輪炒作老百姓基本生活用品的新高潮。破壞了房地產儲蓄池,導致熱錢噴薄而出,到處危害四方,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幅度的上升。當對房地產調控的初期,我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個結局的,我們也多次撰文警示過。
第二,人民幣升值,導致國內部分實業受到壓制,由于民企生存的領域多為競爭過剩的產業,生產越多死得越快,而壟斷產業現在的玻璃門總是不開,導致這些產業資本游資化,去年他們屯兵樓市,將房地產作為儲蓄池,今年房地產調控將他們擠出來,所以,就有了熱錢到處為患,各種物價處處冒火的局面。
第三,美元貶值,導致大宗商品和資源、能源價格上漲,對我國也有輸入效應。人民幣升值,確實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提高了,這對于境外熱錢很有吸引力。而美聯儲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放出的錢不是用于美國的生產需要,而是直接給了金融機構,變成各種熱錢潛伏到我們國家來了。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推高了我國的物價。
第四,就分類來看,糧價和農副產品價格上漲,一部分與天災有關,導致供給減少,一部分是上述歸化的游資炒作所致。就房租價格上漲來看,是與房地產調控密切相關,房地產調控加劇了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導致房價未跌房租上漲的困局。就資源和能源,比如油價電價上漲,多半是由于壟斷利潤的需求所致。壟斷公司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嫁給百姓,缺乏基本的競爭精神。
第五,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包括美聯儲在內的世界各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的通縮居民,采取的寬松的貨幣政策沒有錯,直到現在還需要堅持,但是,有些國家將信貸資金轉成了炒作資金,不僅使得負債累累的居民還要忍受高物價的透支,錯誤就產生了。不要將物價上漲歸咎于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沒有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實體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不知道慘到哪里去了,也沒有現在討論物價上漲是好是壞的心情了。但是,像加息那樣管理物價上漲,無疑是讓實體經濟更加通縮,實業資本游資化和熱錢化更加離譜,而境外熱錢正愁著你不加息呢,現在加息等于放開管涌通道,這對于中國制造和中國的物價,都是非常不利的。況且,緊縮貨幣政策在2007年那一輪物價上漲過程中,起到的只是反作用,這樣的歷史教訓,一定要接受。
明白了物價上漲的原因所在,我們就能采取應對的措施。
*,保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不是為了多印錢的,而是為了實體經濟不止于硬著陸,大量中小民企不至于因缺乏資金而破產,工人不至于大量失業找不到工作。但是,這里一定要監管好信貸政策,那些超級公司拿著巨額信貸資金干得是破壞市場基礎的事情,堅決限貸款,將有限的信貸給饑渴的民企,讓他們去擴大就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第二,不要企圖采取加息和上調準備金政策來收緊“流動性過剩”和管制物價,這是一劑相反的藥方。我們國內應當采取引誘熱錢進入實業的方式,進行分洪。這就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開放缺乏競爭的壟斷產業,為民企和老百姓開辟一片新的天空,于國于民都有利。
第三,我們不能成為美元的泄洪區,堅決頂住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新的廣場協議不會重演,我們應當和其他國家一道,堅決頂住美元貶值導致世界生活成本暴漲的壓力。我們是制造業大國,因此,美元貶值對于中國制造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頂住美元貶值,我們的物價就有望大幅度下降。
第四,對于游資炒作基礎產品,可以采取部分的限制措施,但應當明白,管制不是目的,只是臨時措施,不能常用,常用了之后黑市就泛濫,也管不住物價上漲。
物價的趨勢,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而國內熱錢沒事干,物價上漲的壓力是一定的,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老百姓在負利率時代,很多人忽悠說要投資,但我告誡大家也不要盲目投資,投資不一定能夠保住你的血汗錢。比如說,你沒能力買房非要巨額負債買房,一旦物價上漲就給你帶來沉重的壓力,再比如說,炒股,一旦被套損失一大半,足以讓你的生活更加困難。因此,在物價上漲的時代,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比較穩妥的投資,但也要控制比例,特別是沒有經驗的朋友,不要輕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