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澳洲牛羊加工的工藝流程特點
閱讀:2295 發布時間:2015-10-21澳大利亞的牛羊屠宰加工特點
澳大利亞是世界肉牛強國,該國的牛肉加工特點總結如下:
規模化的屠宰加工,嚴格的質量控制
綜合各廠家情況,澳大利亞牛羊屠宰加工有如下特點:
1、加工企業資格審批嚴,數量相對少
在澳大利亞從事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必須由政府批準,硬件、軟件達到條件才許可。農民除自食可以宰殺外,其余由加工企業屠宰。加工企業整體數少,但標準均高。如昆土蘭州是全澳zui大的肉牛、肉羊生產地區,屠宰加工廠僅10多個。
2、規模一般較大
澳大利亞屠宰廠大型的占主流,一般日屠能力均超過1000頭。這樣的企業員工一般300~400人,平均每個員工每天宰牛30 頭左右。
3、設備*,自動化程度高
屠宰廠整套設備,包括牛觀察隔離圈、車間通道平臺、成品肉傳送系統,都是不銹鋼材料。設備材料優良,生產工藝*,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特別是在吊掛、剝皮、分割后部位肉傳送、物流配送、副產品加工等環節。自動化應用得非常好,科偉(K、G)公司對分割部位肉傳送編制了軟件識別系統,員工將分割的各部位肉,如牛柳、西冷、眼肉、上腦、肩肉等,貼上鑒別標識,放在同一條傳送帶上,在傳送過種中產品會按照標識,自動分類,使相同部位肉進入同一條傳送帶,到達包裝環節。這樣做的好處是:省人工、靠電腦防止串裝,避免把不同部位的肉裝進同一個包裝箱。
他們的自動化,是機械化和電腦控制技術的集成。每個屠宰廠,都有電腦控制中心,都有軟件系統,*在牛羊加工上的應用達到較高水平。
4、職工的熟練程度較高
大的屠宰加工廠每小時需屠宰加工60多頭牛,加工量決定職工必須操作速度快,手法熟練,下刀準確。22日我們在南澳考察一個小的屠宰場,只有5 個工人,一天屠宰牛50頭(班)。
5、質量控制非常嚴
這是各企業抓的重點,我們看到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廠區非常衛生,牛體干凈。一般宰前觀察12 小時,期間沖洗四次,牛體基本上看不到污物。
(2)屠宰操作環節限制員工用手觸摸牛胴體。在預扒皮環節,還用無菌紙貼在牛臀部,目的在千萬不得已手觸摸牛胴體時,讓操作人員摸無菌紙,避免直接觸摸胴體。
(3)消毒環節繁多,執行嚴格。進入車間,除正常的手部清洗消毒外,還要對腳底部、膠鞋清洗。每一道操作工序,均設有電熱消毒水箱,82~83℃熱水,隨時消毒刀具。
(4)每宰殺一頭牛,使用工具消毒后輪換使用。
(5)在一些關鍵性CCP點,操作嚴格。如吊肛,用長塑料套外。在宰羊車間,我們看到有十名專職人員,專門看齒口,以區分羊年齡,防止羔羊腳與大羊肉的混合。
(6)在開肚環節。一般2 個工人,輪換操作。每開膛一頭牛后,到近處不銹鋼圍欄內沖洗圍裙。
(7)在車間內,不同崗位人戴不同顏色帽子。防止崗位交叉,操作工人藍色、質檢員黃色、專門拾地上碎肉的人紅色。
(8)工具設備消毒。生產一天后全部消毒,天天如此。
(9)參觀路線安排。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讓客人先看分割車間,再看屠宰車間,車間之間都有消毒設施,參觀人流行進路線是:zui潔凈區(分割) → 次潔凈區( 屠宰)→非潔凈區(待宰)。
(10)專業獸醫跟班檢查。主要是宰前檢疫,車間檢查,包括消毒水都要隨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