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了不少國外設備、圖紙和其它技術資料,有不少發達國家的機械圖樣投影方法與我國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為了更好地學習發達國家的*技術,故快速看懂國外機械圖紙很有必要。
1 概述
當今世界上,ISO標準規定,*角和第三角投影同等有效。各國根據國情均有所側重,其中俄羅斯、烏克蘭、德國、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東歐等國均主要用*角投影,而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加拿大、瑞士、澳大利業、荷蘭和墨西哥等國均主要用第三角投影。解放前我國也采用第三角投影,新中國成立后改用*角投影。在引進的國外機械圖樣和科技書刊中經常會遇到第三角投影。 ISO標準規定了*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標記(圖1和圖2)。在標題欄中,畫有標記符號,根據這些符號可識別圖樣畫法,但有的圖紙無投影標記。
圖1 *角畫法標記符號
圖2 第三角畫法標記符號
2 第三角投影
空間可由正平面V、水平面H、側平面W將其劃分成八個區域,分別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分角,如圖3所示。
圖3
2.1 將物體放在*分角內投影稱為*角投影,又稱E法——歐洲的方法。
2.2 將物體放在第三分角內投影稱為第三角投影,又稱為A法——美國的方法。
我國用的是第三角投影法。
第三角投影是假想將物體放在透明的玻璃盒中,以玻璃盒的每個側面作為投影面,按照人—面—物的位置作正投影而得到圖形的方法,如圖4、圖5。
圖4 圖5
2.3 第三角投影中六個基本視圖的位置
ISO標準規定,第三角投影中六個基本視圖的位置如圖6所示。
圖6
以上視圖是將物體投影到一個封閉矩形(透明的)“投影箱”的各個投影面上而得到的。
每個視圖都可以理解為:當觀察者的視線垂直與相應的投影面時,他所看到的物體的實際圖像。
前視圖即觀察者假想自己處于物體的前面,并逐點移動眼睛的位置,且視線始終垂直于一個假想的正立投影面(透明的)而得到的物體的正面投影,其它視圖可按類似方法獲得。
讀圖者應當始終把視圖看作是物體本身的一面。從前視圖可看出物體的高度與寬度,以及物體頂面、底面、左側面和右側面的位置。頂視圖顯示物體的深度和寬度。
2.4 第三角投影的優點
(1)視圖配置較好,便于識圖
視圖之間直接反映了視向,便于看圖,便于作圖。左視圖在左邊,右視圖在右邊。而*角投影有時要采用“向視圖”來彌補表達不清楚的部位。
(2)易于想象物體的空間形狀
左視圖和右視圖向里,頂視圖向下,這樣易于想象物體的形狀。
(3)便于繪制軸側圖
易于想象物體的空間形狀,對繪制軸側圖時想象物體形狀有直接幫助。
(4)有利于表達零件細節
相鄰圖就近配置,一般均不需另加標注,如圖7。
圖7
(5)尺寸及其它標注相對集中。
3一些主要國家圖線寬度的比較(表1)
表1
線 國 寬 家 線型 | 中國 | 美國 | 日本 | 英國 |
粗實線 | b(0.5~2) | 0.032" | 0.4~0.8 | 0.7 |
細實線 | B/3(0.17~0.66) | 0.016" | 0.3以下 | 0.3 |
4幾個國家機械圖樣標準簡介
4.1 美國標準(ANSI)
美國只規定用第三角畫法(偶而在建筑圖及結構圖上也用*角投影,但必須指明)。
視圖布置形式有兩種,*種與ISO標準相同,如圖6。第二種如圖8。
圖8
美國標準中尺寸標注法:美國圖樣中的尺寸很少以mm為單位,一般采用英寸(1英寸=25.4mm),原來采用分數形式表示多少英寸,如9/16英寸等,1966年以后改為十進制,寫成小數形式。數值小于1時小數點前不寫0,數字推薦水平書寫。公差尺寸的上、下偏差,要注意與基本尺寸保持相同的小數位數,如或 ,尺寸在6英尺以上應注出英尺英寸符號,如“12′7″。
(1)直徑、半徑、球形代號
①視圖明確反映為圓形時,不注直徑代號DIA(diameter)或D,如圖9;只有一個非圓視圖時,尺寸數字后加注直徑代號DIA或D,如圖10。
圖9
圖10
②半徑尺寸數字后不加注半徑代號R(radius),當半徑尺寸標注在不反映半徑和圓弧實形的視圖中,要求半徑尺寸數字后加注代號TRUER (TRUE RADIUS)(真實的R)。球形代號在尺寸數字后加注代號SPHER DIA(球直徑)或SPHERR(SPHER RADIUS)(球半徑)。
(2)弦長(CHORD)、弧長(ARC)注法如圖11所示。
圖11
(3)倒角CHAM(CHAMBER)如圖12所示。
圖12
(4)沉孔如圖13。
圖13
(5)鍵槽如圖14。
圖14
(6)螺紋標記如圖15。
圖15
4.2 日本標準(JIS)
圖樣表示方法與美國接近,一般使用第三角投影畫法,原則上同一張圖紙不得混用*角、第三角畫法,必要時兩種畫法可局部地混合使用,但必須用箭頭示出另一種畫法的投影方向。
日本標準中尺寸標注法:
(1)直徑、半徑、正方形、球形代號
圖中有直徑、半徑、正方形或球面直徑、半徑時,在尺寸數字前加注“φ”、“R”、“□”,當圖形明確時,可省去φ、R、□。
(2)倒角
一般與我國相同,對45°倒角,可用字母“C”表示,如圖16所示,C2相當于2×45°,C3相當于3×45°。
圖16
(3)板厚未畫出時,可加注字母“t”,如圖16中的t10,相當于我國的δ=10。
(4)用“P”表示鉚釘孔間距,如:P=100,P=98(表示孔間距為100或98)。
(5)孔的尺寸數字后可表示其它內容
①盲孔,如圖17。關于加工方法的說明通常標注在尺寸數字之后,如深サ(表示深度)、キソ(表示鉆孔)等。
②螺紋畫法與我國相近,其標注形式如圖18所示。
圖17
圖18
4.3 英國標準(BS)
視圖表達方法與ISO標準基本相同,尺寸標注方法與我國國標(GB)基本相同,單位也是mm,在尺寸引出線與輪廓間留有間隙(1mm左右)。剖視圖中,有的畫出剖面線,有的不畫剖面線。
4.4 法國標準(NF)
視圖表達方法與ISO標準基本相同,尺寸標注與我國尺寸標注基本相同。
4.5 德國(主要指原聯邦德國)標準(DIN)
視圖表示方法與ISO標準基本相同,投影為圓的視圖中尺寸線只有一個箭頭,尺寸后加注Φ;有兩個箭頭的不注“Φ”。其它尺寸注法都能看懂。
4.6 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標準(ГОСТ)
視圖表達、尺寸標注與我國基本相同。
其它如:加拿大標準(CSA)、波蘭標準(PN)與ISO國標標準也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