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纏繞包裝機械行業全景
閱讀:1460發布時間:2011-4-21
十一五”期間,我國食品和纏繞包裝機械行業立足“國家戰略必爭、產業發展必需、技術競爭*、社會需求巨大”的原則,在科技攻關、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專項中,著重安排實施了“食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等重大科技專項。該項目在糧油、果蔬、畜禽產品、水產品加工和關鍵裝備開發等重點領域取得了系列突破:一是突破了一批食品加工領域重大共性技術問題;二是實現了食品加工*研究、重大裝備技術開發及成套裝備生產上的跨越式發展;三是推進了重大食品新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集成示范;四是完成了食品產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從產業發展來看,一批運動復雜、技術含量較高的食品和包裝機械,在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一定創新能力的拳頭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也能參與市場競爭,國內外。上述研究成果的開發應用,全面提升了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大大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產學研技術創新模式基本形成
走產學研技術創新之路,是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以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產學研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合作層次不斷提高,合作模式不斷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整體素質普遍提高,在優化科技資源、提高創新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9年,為貫徹*等6部委《關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指導意見》精神,由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總公司牽頭,組織全國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組建了“食品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該聯盟堅持“面向市場、平等自愿、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力求統一協調和充分利用優勢科技資源,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機制,突破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重大產品技術,解決行業技術瓶頸。
行業長期高速增長態勢有所回落
根據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測算,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態勢長期保持了高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全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平均增長率為21.65%。但是,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增速放緩。2009年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84億元,同比增長17.59%,略高于機械工業的同比增長16.1%。其中,食品機械為756.8億元,同比增長2.77%;包裝機械為727.2億元,同比增長29.89%。
全行業完成新產品產值為53.09億元,同比下降8.37%。分別從增長率來看,2009年食品機械增長速度較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型食品工業企業幾乎都是進口設備,國產設備缺乏用武之地;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大部分中小食品工業企業難以符合市場準入要求,限制了食品機械的需求空間。而包裝機械則不同,除食品包裝外還有其他包裝工業作為需求后盾,需求空間較大,因此我國包裝機械仍呈高速增長態勢。從新產品產值來看,產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技術含量,投入力度不足,開發新產品的積極性下降。
進出口貿易增速下滑
從食品和包裝機械進出口情況看,“十一五”期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平均增長率為11.66%,尤其是2005年~2008年一直呈上升態勢。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于2009年開始全面下滑。2009年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進出口總額為41.74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為14.68億元,進口總額為27.06億元。在進出口總額中,食品機械出口額為6.55億元,包裝機械出口額為8.13億元;食品機械進口額為7.60億元,包裝機械進口額為19.46億元。與2008年底同期相比,食品和包裝機械進出口總額下降14.34%。其中出口總額下降15.78%,進口總額下降13.57%。通過上述分析,說明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的競爭力處于比較劣勢,技術裝備水平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