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紅稗是貴州遵義習水縣的特產。紅稗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作物,因其*的生物習性,適宜種植于山區,歷*種植紅稗的地區就只有中國的西南山區,主要以習水地區為主。習水位于貴州北部,是川黔渝交界處,赤水河傳縣而過,自古就是一個貿易集散地,好出好酒。出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谷物雜糧,因此習水又是一個谷物雜糧種植大縣,和當地的釀酒產業相輔相成。在這樣的背景下,紅稗因其*的口感及營養價值在習水被大量種植,并迅速發展呈一定的規模,終口耳相傳的形成了"習水紅稗"這名稱。
2016年2月18日,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準"習水紅稗"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紅稗富含對人體有益的17種氨基酸: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頡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維生素B1、B2、B3;礦物質微量元素:鉀、鈉、鈣、鎂、鐵、硒;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
根據《滇南本草》記載,紅稗是一種藥食同源記古老原生態農作物,公元1610年在遵義已有種食,喜生于海拔1500米以上高原山區冷沙土壤,耐旱、少病害,清乾隆、嘉慶年間廣種盛食。
功能主治:根:調經止血。用于鼻衄,便血,產后出血等。種子:透疹止咳,補中利水。用于麻疹,水痘,百日咳,脫肛,浮腫。全草兼具根與種子之功用。習水紅稗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習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習水紅稗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加工工藝及操作要點
1.紅稗粒加工流程:
紅稗谷→*次晾曬→脫粒→第二次晾曬→脫殼→紅稗粒。
工藝要點:
第二次晾曬:水份≤13%。
2.紅稗粉加工流程
紅稗→去殼除雜→烤焙→磨粉→過篩→包裝。
工藝要點:
烤焙:90至120min,溫度控制在140至147℃。
過篩:細度達80至120目。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習水紅稗原料顆粒細小、飽滿,大小均勻,顏色呈棕紅色至深紅色, 去殼后的紅稗粉呈灰白色,具有紅稗*的香氣及滋味。
微波農產品烘干機主要用于核桃、黑芝、豆、綠豆、玉米、麥膚、松子、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紅棗、蓮子和栗子等五谷雜糧產品的烘干、殺菌、殺蟲;并且可用于其它農產品烘干及殺蟲,被稱之為微波農產品低溫烘干機或農產品殺蟲設備,應用的產品有:糧食、辣椒制品、食用菌、豆類產品、茶葉、紅棗、葡萄干、中藥材、烤蝦、水產品、海產品、魚蝦制品等產品。
微波農產品烘干機的特點:
1、加熱、烘干、殺菌快速均勻;
2、低溫殺菌,殺菌*,能達到商業無菌;
3、干燥、烘干、殺菌一機多用,節能高效,比遠紅外設備節電30%以上;
4、安全衛生,無污染;操作靈活方便,易于控制,占地面積小。
微波黃豆低溫烘焙設備可用于豆類產品烘焙、膨化、烘干、殺菌、熟化等加工處理,比如:鷹嘴豆、蕓豆、黑豆、蠶豆、豌豆、豇豆、紅豆、綠豆、赤豆產品及雜糧食品等的應用。
微波烘焙設備是將被加熱物料本身作為發熱體,微波的烘焙作用可以瞬時深入到物料內部,使物料內外同時受熱,不需要熱傳導的過程,所以溫升極快,大大縮短了加熱時間,所需時間一般為常規方法的1/4左右。 烘烤和其他食品加工一樣,是復雜的物理化學體系,需要有序發生并有合適的時間/溫度條件。微波快速加熱會造成焙烤產品的斷裂、過度膨脹或爆炸。微波加熱速度快,物料內部氣體(空氣)溫度急劇上升,由于傳質速度慢,受熱氣體處于高度受壓狀態,而有膨脹的趨勢,達到一定的壓強時,物料就會發生膨脹。
微波低溫烘焙、膨化的特點
1、 能量轉換效率高,加熱速度快。微波爐本身不發熱,而是微波能量穿透物料,使物料內極性分子相互摩擦而產生熱量。因此沒有能量損耗。
2、 膨化效果明顯。微波的快速加熱效果,使物料內部水分子快速汽化,達到膨化的目的。
3、 低溫殺菌、營養成分損失少。微波殺菌是在微波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的雙重作用下進行的,相比常規的溫度殺菌能在較低的溫度和很短的時間內獲得滿意的殺菌作用。
4、 使用操作方便。微波功率和傳送帶速度均可無級調節,不存在熱慣性,可即開即停,簡單易控。
用途:主要用于黃豆、花生、紅豆、黑豆、大米、核桃、瓜子、杏仁等五谷雜糧產品的烘烤、熟化、膨化加工處理等。
微波小麥胚芽烘干機主要應用于食品級小麥胚芽、麥芽粉、麥麩、麩皮、面粉、雜糧等產品進行烘干、殺菌、烘烤、熟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