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首市中誠制藥機械廠>>公司動態>>粉苞苣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別名】細葉苦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細葉苦荬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xeris gracilis (DC.) Stebb. [Lactu-ca gracilis (Wall.) DC.]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細葉苦荬 草本,高16-50cm。全株細弱。全株無毛。基生葉蓮座狀,條狀披針形,長7-15cm,寬5-9m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窄葉柄,全緣,有時近基部邊緣具睫毛;莖上部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較小,無葉柄。頭狀花序多數,排成傘房狀,有細梗;總苞長5-7mm;外層總苞片卵形,內層總苞片7-8,條形,先端稍鈍;舌狀花黃色,長7-9mm,先端5齒裂。瘦果紡錘形,稍扁平,棕褐色,長約3mm,具條棱,喙短,長約1mm,冠毛淺棕褐色,長3-4m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路邊、草坡和荒野。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中、華南和醅。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10-30cm。莖單一或基部分枝。葉互生,皺縮,完整葉展平后呈條狀披針形或長條形,長4-15cm,寬5-9mm,全緣,幾無柄。頭狀花序序排列成聚傘關。瘦果紡錘形,棕褐色,具條棱,喙短,長約1mm。氣微,味苦。
【化學成份】全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1]。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黃疸型肝炎;結膜炎;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黃疽型肝炎,結膜炎,癱腫。
2.《廣西植物名錄》:治咳,瘡癱。
【摘錄】《中華本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食品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