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三年,“塌方式腐敗”和“ GDP增速斷崖式下跌”令山西成為輿論的焦點。
3月6日是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西代表團媒體開放日,100多名境內外記者涌進山西代表團駐地萬壽莊賓館的三層會議室。當天下午,媒體提問環節持續了兩個小時。
在現場,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坦陳,腐敗是嚴重破壞山西經濟健康發展的毒瘤。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去企業成本,更要去腐敗成本。
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在發言時表示,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山西省煤炭困境加深,企業效益持續下滑,金融運行偏緊,仍處在經濟發展的困難時期。
“這么多年,一直參加山西代表團的討論,十分清楚山西這幾年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全國沒有幾個省份對經濟下行之痛、結構調整之難的體會能超過山西。”國務院副總理馬凱3月5日在參加山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腐敗扭曲市場關系
一個副市長貪腐金額超過9個縣年財政收入總額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說,山西經濟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于腐敗和經濟的關系,可以說,腐敗是嚴重破壞經濟健康發展的毒瘤。他介紹了去年查處的幾期腐敗典型案例。
山西一個省金融機構黨委書記、董事長,在給企業貸款的時候,要求企業正常付息之外,還要以2%的顧問費的形式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以銀行的名義發起 基金會和飛行俱樂部,挪用基金會和俱樂部的資金到自己的公司使用,非法獲利;還組織12家企業各出資3420多萬元,花3.9億從國外購買公務機方便自己 用。這位董事長生活奢靡,長期飲用從韓國空運的牛奶。
王儒林表示,該企業家表面上是國有金融機構的董事長,實際上假公濟私、損公利私,“這樣的腐敗越多,腐敗成本就越高。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去企業成本,更要去腐敗成本”。
王儒林介紹說,查處的某副市長,“私欲膨脹,膽大妄為”。該副市長在北京看中了一套1420萬元的別墅,讓老板專程到北京給他付款買下來。他在海南 游玩的時候看中了一套海南的房產,就讓陪同游玩的老板當時就出錢給他買下來。還有一戶企業投資興辦煤礦,原來計劃兩年半建成,這位副市長向這個企業要干股 錢,企業老板拖著沒給,副市長就百般刁難,8年沒有建成,老板一看沒有希望,無奈就想把這個正在建設的煤礦轉出去。副市長說,你不給干股錢,你自己想干干 不成,你想轉也轉不出去。結果,老板給了他上億元,才把煤礦轉出去。
王儒林稱,山西119個縣市區,去年財政收入zui少的3300萬。排在后9位的9個縣,都是貧困縣,9個縣的財政收入6.07個億。該副市長貪腐的金額現在查處的6.44億,超過9個貧困縣去年一年的財政收入。
“這樣的腐敗嚴重扭曲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這樣下去,干部倒下去了;企業不是zui的能拿到資源,而是zui能送錢的能拿到資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也會垮下去。”王儒林說,“腐敗不僅嚴重地破壞經濟發展,而且直接敗壞干群關系,動了黨的執政基礎。”
反腐“減存量”難度更大
空缺300多職位,也要“先清理門戶”
在回答“反腐存在哪些難題”的問題時,王儒林稱“減存量”難度更大,更棘手,任務更艱巨。為了減少腐敗存量,在全省開展了問題線索大清理,力求把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問題的底子清出來,不定指標,上不封頂。
王儒林表示,治理塌方式腐敗問題,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交給新一屆山西省委班子的重大政治任務。他還用從2014年9月到今年1月的反腐 成績單,來證明山西的反腐決心: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28668起,處分31164人。這其中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查處的廳局級干部129人,移送司法 機關34人。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查處的縣處級干部1565人,移送司法機關157人。
對于山西去年“省管干部空缺300多人”的問題,王儒林表示要“先清理門戶”,“不搞帶病提拔”。
“去年這個時候,由于多種原因,我們省管干部空缺300多個,但省委沒有急于選人用人,而是從清理兩支隊伍著手,整頓用人腐敗和用人不正之風問題。 這兩支隊伍一個是組織隊伍,一個是紀檢干*伍。”王儒林表示,在中紀委和中組部的總體安排下,結合山西實際情況,先清理門戶,解決打鐵首先自己硬的問 題,去年全省組織系統排查處理問題干部309名,全省紀檢系統排查問題干部534人。堅持先立規矩后選人,先后出臺了6個文件,主要防止干部帶病提拔。
“到現在,一共討論任免干部828人次,其中提拔266人,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說情、打招呼、跑官、要官、拉票、賄選、買官、賣官的情況,初步實現了選人用人的風清氣正。”王儒林說。
他表示,山西實踐證明,反腐敗凈化政治生態,從嚴治黨、從嚴治吏,有利于清除害群之馬、驅逐劣幣,有利于把良幣找回來,把好干部用起來,有利于懲惡 揚善,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工作的積極性。太原城中村的改造,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正因為省市嚴厲查處了城中村干部的腐敗問題,調動了各級干部的積極 性,而且公開、透明、陽光操作,所以才取得了城中村改造的積極性。
“一煤獨大”是經濟轉型困難的“病根子”
除了腐敗問題,山西的經濟社會形勢以及如何破除“一煤獨大”的局面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坦言,“2015年是山西經濟進入新世紀以來zui為困難的一年,體現在財稅方面就是財政收入明顯下降。”
李小鵬介紹說,2015年全年山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了9.8%,給保運轉、保民生、保工資帶來較大壓力。2015年全省與民生相關的支出達到2900多億元,占全省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84.2%;財政支出增量中的94%用于民生相關事業。
他指出,“十二五”后三年是山西省經濟運行相當困難的時期,2015年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zui為困難的一年。在主導產業方面,煤炭價格連續55個月下 降,2015年噸煤綜合售價為263元,同比下降23.3%,比歷史zui高點2011年5月份下跌393元,下降59.9%,接近60%。這對煤炭行業、煤 炭企業,對全省經濟造成巨大沖擊。
他透露,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團去年年底應收賬款已達到了678.2億元,比年初增長了39.4%,是2011年的2.4倍。五大煤炭集團負債率2015年達81.79%,全省整個煤炭行業2015年虧損達到94.25億元,同比減利增虧108.29億元。
而與煤炭緊密相關的焦炭、冶金、電力工業增速明顯回落,有的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進而導致山西省工業經濟增長疲軟,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2.8%。在總需求方面,煤炭工業的下降造成投資、消費等增速明顯回落。
李小鵬坦言,在財稅金融方面,各級財政普遍困難,金融運行偏緊,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十分突出。同時,經濟下行使企業運行更加困難,進而對居民就業和職工收入產生了重大影響。
有記者問李小鵬, “一煤獨大”是否山西經濟困難和轉型滯后的病根子?李小鵬對此并不諱言,并稱“一煤獨大”是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
他指出,“一煤獨大”做過歷史性貢獻,當然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當前,“一煤獨大”嚴重制約了現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素配置扭曲,創新受到抑制,自身發展也受到限制。“一煤獨大”是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煤炭行業下行,帶動了主導產業下行,帶動了工業下行,帶動了總需求下行。同時,對社會層面也有影響。所以,‘一煤獨大’不可持續,必須改變。”
李小鵬強調說,改變“一煤獨大”要做好煤炭和非煤兩篇文章。煤炭方面,要實現供應、利用、勘探、開采、銷售、運輸、儲存的清潔,實現發電、現代 煤化工、新材料等轉化過程的清潔,實現共伴生資源利用的清潔。同時,逐漸做大非煤產業,重點做大做強文化旅游、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 保、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等七大非煤產業。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食品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