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雀巢雪糕常溫放置24小時未融化 引食品安全質疑
閱讀:632 發布時間:2012-5-13
幾天前,一則新聞讓很多人對雪糕不放心了,一根雪糕在常溫下放置24小時后化成了一堆膠狀物。雪糕在常溫靜置24小時后會發生什么變化?5月9日中午,記者從超市購買了10種常見雪糕進行了實驗,結果發現多數雪糕在融化后成為了黏稠的液態,“笨NANA”的皮沒化……
5月9日中午,記者在市南區一家便利店隨機購買了雀巢奶香樂、雀巢脆脆鯊香草口味雪糕、雀巢花草莓草莓香草味雪糕,以及近在年輕人中“走紅”的雀巢笨NANA雪糕,價格從1.5元到6.5元不等。
查看包裝后的配料表,復雜的是雀巢奶香樂,包括乳化劑、增稠劑、各種色素等近十種。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各種雪糕的添加劑中大致包括增稠劑、乳化劑、甜味劑、著色劑、食用香精這幾種,有的還包含酸度調節劑。
5月9中午12點,記者將十種冷飲剝開包裝分別放入一次性紙杯中,靜置24小時等待結果,在常溫下,冷飲慢慢融化。5月10日中午再查看時,十種冷飲分別表現出不同的形態。
與眾不同的是雀巢笨NANA雪糕,“香蕉皮”、“香蕉瓤”黃白相間的笨NANA,24小時后依然“涇渭分明”。只是原本不透明的黃色“香蕉皮”變成了透明狀膠體,提著冰棍棒仍然能完整地拎起來,比冰凍時軟了很多,但形狀一點變化也沒有;與此同時,白色的“香蕉瓤”溶化成了液體,順著“香蕉皮”流下來。
兩種盒裝冰激凌也很不平常,雖然是冷飲,但看上去和24小時前卻沒多大變化。雀巢花草莓草莓香草味雪糕表面的裱花依然朵朵分明,而挑開表層記者看到,厚厚的表層像奶酪般松軟,下面是紅色液體。
雀巢奶香樂則化為上下兩層,上面是石灰狀的淺紫色物質,下面是深紫色液體。
雪糕配料中,食品添加劑占了大多數,而就在今年4月份,衛生部擬撤銷38種食品添加劑,其中一半的添加劑是冷飲食品中用到的著色劑。通過記者實驗得到這樣的結果,也不免讓人有些擔心,雪糕中的食品添加劑如此之多,會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帶著疑問,5月10日記者咨詢了濟南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張炳文教授,對于實驗結果,張教授表示,不同類別的冷飲有著不同的標準,常溫存放24小時后出現不同的變化也是正常的,“如果說是一根冰棍放常溫里融化,結果就是一攤水,雪糕與冰棍的標準不同,因此融化后肯定不可能全部是水。”
張教授說,鑒別雪糕的安全性不在于融化后的黏稠物,雪糕中有食品添加劑中包含了甜味劑、增稠劑、色素、香精香料等,談到4月份衛生部叫停的部分添加劑,張教授說:“廢止的那些添加劑不代表添加劑在減少,也不代表不安全,叫停這些添加劑主要是考慮到成本高、不穩定、食用多了對人體有危害等因素”。
實驗后有部分雪糕黏稠,甚至不會融化,張教授解釋說:“那是因為雪糕中往往含有變性淀粉、果膠、卡拉膠、瓊脂等膠質物,這些添加劑的作用主要改善雪糕口感,同時用來塑形,沒有營養價值,人吃了之后既沒好處也沒壞處,對部分人群來說吃了會有一定的潤腸作用,但不會被吸收。”
對此,張教授說,雪糕的安全性應該考慮雪糕的微生物及添加劑使用指標,“雪糕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只要種類和用量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范圍內使用,那對人體健康不會有影響。”雪糕融化后能否再食用,張教授也給出了建議,“雪糕融化、或者融化后再冷凍,好不要食用,除了雪糕融化后會影響口感,微生物指標也會發生變化,食用后有可能造成腹瀉等問題。”
5月9日中午,記者在市南區一家便利店隨機購買了雀巢奶香樂、雀巢脆脆鯊香草口味雪糕、雀巢花草莓草莓香草味雪糕,以及近在年輕人中“走紅”的雀巢笨NANA雪糕,價格從1.5元到6.5元不等。
查看包裝后的配料表,復雜的是雀巢奶香樂,包括乳化劑、增稠劑、各種色素等近十種。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各種雪糕的添加劑中大致包括增稠劑、乳化劑、甜味劑、著色劑、食用香精這幾種,有的還包含酸度調節劑。
5月9中午12點,記者將十種冷飲剝開包裝分別放入一次性紙杯中,靜置24小時等待結果,在常溫下,冷飲慢慢融化。5月10日中午再查看時,十種冷飲分別表現出不同的形態。
與眾不同的是雀巢笨NANA雪糕,“香蕉皮”、“香蕉瓤”黃白相間的笨NANA,24小時后依然“涇渭分明”。只是原本不透明的黃色“香蕉皮”變成了透明狀膠體,提著冰棍棒仍然能完整地拎起來,比冰凍時軟了很多,但形狀一點變化也沒有;與此同時,白色的“香蕉瓤”溶化成了液體,順著“香蕉皮”流下來。
兩種盒裝冰激凌也很不平常,雖然是冷飲,但看上去和24小時前卻沒多大變化。雀巢花草莓草莓香草味雪糕表面的裱花依然朵朵分明,而挑開表層記者看到,厚厚的表層像奶酪般松軟,下面是紅色液體。
雀巢奶香樂則化為上下兩層,上面是石灰狀的淺紫色物質,下面是深紫色液體。
雪糕配料中,食品添加劑占了大多數,而就在今年4月份,衛生部擬撤銷38種食品添加劑,其中一半的添加劑是冷飲食品中用到的著色劑。通過記者實驗得到這樣的結果,也不免讓人有些擔心,雪糕中的食品添加劑如此之多,會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帶著疑問,5月10日記者咨詢了濟南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張炳文教授,對于實驗結果,張教授表示,不同類別的冷飲有著不同的標準,常溫存放24小時后出現不同的變化也是正常的,“如果說是一根冰棍放常溫里融化,結果就是一攤水,雪糕與冰棍的標準不同,因此融化后肯定不可能全部是水。”
張教授說,鑒別雪糕的安全性不在于融化后的黏稠物,雪糕中有食品添加劑中包含了甜味劑、增稠劑、色素、香精香料等,談到4月份衛生部叫停的部分添加劑,張教授說:“廢止的那些添加劑不代表添加劑在減少,也不代表不安全,叫停這些添加劑主要是考慮到成本高、不穩定、食用多了對人體有危害等因素”。
實驗后有部分雪糕黏稠,甚至不會融化,張教授解釋說:“那是因為雪糕中往往含有變性淀粉、果膠、卡拉膠、瓊脂等膠質物,這些添加劑的作用主要改善雪糕口感,同時用來塑形,沒有營養價值,人吃了之后既沒好處也沒壞處,對部分人群來說吃了會有一定的潤腸作用,但不會被吸收。”
對此,張教授說,雪糕的安全性應該考慮雪糕的微生物及添加劑使用指標,“雪糕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只要種類和用量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范圍內使用,那對人體健康不會有影響。”雪糕融化后能否再食用,張教授也給出了建議,“雪糕融化、或者融化后再冷凍,好不要食用,除了雪糕融化后會影響口感,微生物指標也會發生變化,食用后有可能造成腹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