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龍蝦消費市場非常火熱,養殖量和銷售量都有所增長。相關機構根據2010-2018年的養殖產量年均增速測算得出,2019年,小龍蝦養殖產量約187萬噸左右。但與去年相比,今年小龍蝦市場不容樂觀。在外部環境影響下,小龍蝦銷量相比同期降低不少。
數據顯示,到今年3月末,湖北省潛江市蝦苗大約為30萬斤左右,相比往年同期減少50%,價格也降低了50%。面對產值過剩的情況,生產企業還需延長產業鏈,改變單一的餐飲端銷售模式。例如小龍蝦深加工,目前小龍蝦深加工正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前景較大。
近兩年,小龍蝦深加工正成為產業趨勢之一,這有利于提升小龍蝦的綜合利用水平,提高小龍蝦附加值,豐富相關產品種類,延伸產業鏈。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小龍蝦加工食品中,蝦尾罐頭排名靠前。對于不少消費者來說,蝦尾罐頭既能當配菜又能當零食,食用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遠程攜帶,非常方便。
要制作龍蝦罐頭,以下幾個工序不可少。首先是利用超聲波氣泡清洗設備對去頭的龍蝦進行清洗,隨后用油炸設備對其進行高溫油炸,并在滾揉設備內使蝦尾與醬料充分混合,再將其裝入罐內用封罐設備進行封罐,后續再進行殺菌、冷卻。可以看出,在蝦尾罐頭的生產中,可以用到不少自動化設備,幫助企業降低人工成本以及人工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并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監管能力。
除了制作龍蝦罐頭,目前龍蝦產業還有更深入的加工方向。蝦殼是我們享用完龍蝦后的廢棄物,但廢棄物中也有“大文章”可做。據了解,小龍蝦的蝦殼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甲殼素、氨基葡萄糖鹽酸鹽、高密度殼聚糖、殼寡糖等物質,可用于保健食品、醫藥產品、生物功能材料等產品的開發,研究前景非常廣闊。
如今,已有不少生產企業進入了蝦殼深加工市場,為提取、干燥等加工設備帶來市場增量。例如湖北潛江已經建成甲殼素深加工產業集群,其中某企業年處理蝦殼可達到10萬噸,提取甲殼素可達到4000噸,殼寡糖、氨基葡萄糖鹽酸鹽、高密度殼聚糖等,極大地提升了深加工的經濟效益。
今年小龍蝦的市場需求下降,但供給量卻并沒有降低,所以造成了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這讓部分小龍蝦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持續下降,這就需要用深加工來拓展產業鏈,擴大小龍蝦的應用市場,從而幫助養殖戶降低市場風險的打擊,提升養殖戶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