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工業用電量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對比手工勞作、設備運轉以及智能化生產設備,其中智能化生產設備因其的生產效率,在耗電量上也進一步增長。有企業發現,上馬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后,企業的用電量增長了30%。如何讓電費不成為企業自動化、智能化的絆腳石?福建泉州出臺《關于促進工業企業4-6月增產增效電力獎勵政策的通知》。
該政策計劃對市域內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2018年4-6月單月用電量同比增長5%以上部分進行獎勵,該獎勵還可與省級各項用電獎勵政策疊加享受。有企業表示,這類用電獎勵政策大禮包讓企業更大膽地增加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擴大產能,創新產品。
食品機械企業產出的器械結構復雜、需要根據食品企業需求做進一步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升級智能化生產線,提升設備生產的柔性化程度,有利于加快設備生產效率。相關用電優惠政策的出臺能讓食品機械企業減輕相應成本,為企業的智能化發展錦上添花。
江蘇徐州:提高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對于食品機械企業來說,智能化不僅意味著生產過程的智能化,還包括產出產品的智能化。要想產出智能化食品機械,研發創新的投入。縱觀市場上的*企業,英特爾去年的研發支出占總支出比例高達36%。如此高昂的研發費用是否可能得到一定的優惠政策?江蘇徐州于近日公布《加快推進技術轉移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
在相關研發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的研發負擔將得到進一步減輕,相關食品機械企業得以投入更大精力進入研發創新領域。在這一政策支持下,相信將有更多食品機械企業投入研發創新中,進一步加快智能化設備的產出。
四川資陽:營造良好經濟氛圍保障食品機械企業利益
食品機械企業多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易卷入各類紛爭。拿知識產權來說,一旦有企業出現研發創新成果,容易被其他企業模仿、抄襲,造成市場同質化現象,損害研發企業相關利益。如何減少這些企業的利益損失?四川資陽中院于本月11日出臺《關于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意見》指出將嚴厲打擊侵犯民營企業權益,堅持罪刑法定,確保無罪的民營企業經營者不受刑事追究;同時構建府院協同處置聯動機制,創新民營企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司法層面營造出良好的市場經營氛圍,協助企業解決經營糾紛難題,推動相關企業有精力持續投入產品自身的研發升級中。
在多方保障下,相信食品機械相關企業能以更大熱情投入到設備及設備生產的自動化改造中,加快產品升級,推動食品機械產業智能化、自動化的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