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棉花的節水灌溉
1。苗期需水量:從出苗到芽期,由于低溫、小植株和低葉蒸騰,需水量也較少,主要耗水量是由于田間蒸發造成的。因此,可以采用中耕松土等措施來降低用水量。這一階段的需水量不到整個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5%,0×40 cm土層的水分含量占田間大持水量的55%≤70%。
2。芽期需水量:棉花出芽后溫度逐漸升高,棉花生長加快,土壤蒸發量增加多,需水量逐漸增加。這一階段的需水量占整個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2%≤20%,60%≤占0/60 cm土層大持水量的70%。
3。開花期和鈴期需水量:開花后棉花溫度高,植株生長旺盛,葉面積指數和根系吸收能力達到高峰,需水量大,主要耗水是植物蒸騰作用。因此,這一時期的缺水對棉花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影響大。該階段需水量占總需水量的45%,0×80 cm土層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大持水量的70%左右。
4.氣浮期需水量:由于溫度的降低,葉片蒸騰減弱,需水量逐漸減少,此時需水量占總需水量的10≤20%,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大持水量的65%左右。
膜下滴灌是棉花適宜的灌溉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防止水分,提高棉花的水分利用率。
滴灌特性
二.滴灌的優點
1.節約土地和土地以節省勞動力
據調查,由于取消了總運河、引水渠、甚至農業運河,滴灌土地可增加5%或8%。生育期的管理減少了中耕和修渠等環節的數量,節省了667平方米的勞動力,節省了3至6平方米。
2.節水
滴灌技術的應用充分體現了田間灌溉可控性的特點。把灌溉的土地變成有水的作物。壓力低、水量少、供水多,既能避免深層滲漏,又能大限度地限制大田作物的根蒸發。滴灌為棉花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環境。整個生育期地面灌溉3次,需水量600立方米,土壤水分虧缺,旱澇不均勻。但滴灌水量少,灌水次數多(20~25立方米/次,灌溉11~13次/生育期)。土壤中不存在不均勻的旱澇現象,土壤中的水分和氣體更加協調,單株有更多的鈴,以利于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