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工業清洗基本知識
閱讀:54 發布時間:2025-1-4工業清洗基本知識介紹
1 、工業清洗定義
先予工業清洗是在工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專用的設備、工具或介質,清除被清洗對象內外表面的污垢,使其達到一定潔凈要求的各類清洗方法的總稱。
2、被清洗對象定義
被清洗對象是需要被清洗的物體的總稱,包括但不限于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或生產的設備、設施、容器、工具、產品及其零部件。
3、清洗目標定義
清洗目標附著在被清洗對象內外表面,需要被清除掉的物質的總稱。 在清洗過程中,污垢可能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有的變化可以用眼睛觀測到,有的變化需要借助特殊工具才能觀測到。
4、清洗原理定義
工業清洗實施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表面清除的作用力的規律。
5、清洗介質定義
清洗介質與被清洗對象和污垢直接接觸,可傳遞或增強清除污垢作用力的物質的統稱。
6、清洗設備定義
使清洗介質與被清洗對象有效接觸,促進清洗介質與污垢發生清洗作用的機器設備的統稱。
7、清洗方式定義
7.1 化學清洗
利用化學品或制劑的化學反應、溶解、乳化、絡合、分散、吸附等原理,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對污垢能夠起到化學清洗作用,或者能夠溶解于清洗介質,有助于提高清洗介質清洗污垢的能力控制化學清洗副作用的化學產品或制劑。2.9
7.2 物理清洗
利用力學、聲學、熱學、光學、電學等物理原理,產生清除污垢的作用力,如摩擦、破碎、沖刷、振動、熱脹、冷縮、燒蝕、蒸發、汽化等,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各類方法的總稱。
7.3 生物清洗
利用酶等微生物制劑的催化或降解作用,使污垢分解轉化為易去除的物質或狀態,從而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剝離或清除的方法。
8、清洗類型
8.1 射流清洗
使水或其它液態清洗介質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射流束,利用射流束的動能將污垢擊碎、剝離,從而將污垢清除的方法。
8.2 超聲波清洗
利用超聲波在清洗介質中產生的空化、振動等作用,提高清洗介質的分散、乳化、剝離能力,從而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3 干冰清洗
使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作為清洗介質,以壓縮氣體作為動力和載體,將干冰通過設備噴射到被清洗對象表面,利用高速運動的干冰顆粒的動量變化和升華等能量轉換,使污垢迅速冷凍、凝結、脆化,同時隨空氣流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4 清管器清洗
使用氣體、液體或管道輸送物質為清洗介質,推動清管器在管道內前進,利用不同功能的清管器產生的刮削、摩擦、清掃、振動、破碎或環隙射流的沖刷等作用,將污垢從管道內壁上清除的方法,也稱為PIG清洗。注:清管器可以攜帶電磁發射裝置與地面接收儀器共同構成電子跟蹤系統,還可配置其它配套附件,完成各種檢測、涂覆等復雜管道作業任務。
8.5 噴砂清洗
采用壓縮空氣為動力,使硬質砂粒或金屬粒(或與水的混合物)形成噴砂流,噴射到被清洗對象表面,利用噴砂流對被清洗對象表面產生的沖擊、摩擦、剝離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6 蒸汽清洗
采用飽和水蒸汽為清洗介質,將飽和水蒸汽噴射到被清洗對象上,利用飽和蒸汽對污垢產生的沖擊、溶解、汽化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7 氣體吹掃清洗
采用氣體(空氣、惰性氣體等)為清洗介質,將氣體流噴射到被清洗對象上,利用氣體流對污垢產生的沖擊、剝離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8 真空抽吸清洗
采用真空抽吸原理使被清洗對象整體或局部產生一定的氣壓差,利用氣壓差對污垢產生的抽提、吸附、剝離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9 氣-水脈沖清洗 gas water pulse cleaning以水或其它液體為清洗介質,將壓縮空氣以一定的頻率混入供水管路中,在管路內形成以一定頻率變化的氣-水混合脈沖流,利用氣-水混合脈沖流的沖擊、振動、剪切、剝離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8.10 機械清洗
將工具與污垢直接接觸,利用工具機械運動產生的刮削、摩擦、沖擊、破碎等作用力,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剝離或清除的方法。
8.11 激光清洗
將窄脈寬高功率密度的脈沖激光束照射到被清洗對象上,利用脈沖激光束對污垢產生的光分解、熱膨脹、振動、汽化和等離子體剝離等作用,使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的方法。
9、清洗工藝
使用一定的工業清洗技術,將污垢從被清洗對象上清除并轉移的過程。
10、工業清洗技術分類
10.1 工業清洗技術分類的基礎要素
10.1.1 清洗原理
a)化學清洗;b)物理清洗;c)射流清洗;d)超聲波清洗;e)干冰清洗;f)清管器清洗;g)噴砂清洗;h)高溫蒸汽清洗;i)氣體吹掃清洗;j)負壓抽吸清洗;k)氣-水脈沖清洗;l)機械清洗;m)激光清洗;n)生物清洗。
10.1.2 被清洗對象
a)鍋爐;b)換熱器;c)管道;d)儲罐;e)空調;g)電子元器件;f)機械零部件。
10.1.3 污垢
a)水垢;b)銹垢;c)漆垢;d)油脂垢;e)塵埃垢;f)物料垢;g)污泥。
10.2 工業清洗技術的分類
10.2.1 按清洗原理分類
采用“3.1.1" 中的清洗原理進行分類,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清洗原理 + 技術。如:化學清洗技術; 射流清洗技術。注1:按此原則分類命名的清洗技術可用于清洗多種被清洗對象上的多種污垢。注2:必要時,可在“清洗技術"的前面增加“清洗介質"及其特征進行詳細描述,如:高壓水射流清洗技術。
10.2.2 按被清洗對象分類
a)采用多種清洗原理清除某一類被清洗對象上附著的多種污垢的清洗技術,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被清洗對象 + 清洗技術。如:鍋爐清洗技術; 換熱器清洗技術。
b)采用一種清洗原理清除某一類被清洗對象上附著的多種污垢的清洗技術,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被清洗對象 + 清洗原理 + 技術。如:鍋爐化學清洗技術; 換熱器水射流清洗技術。
c)采用一種清洗原理清除某一類被清洗對象上附著的某種污垢的清洗技術,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被清洗對象 + 污垢 + 清洗原理 + 技術。如:鍋爐水垢化學清洗技術; 換熱器聚合物垢水射流清洗技術。
10.2.3 清洗設備分類
a)按清洗原理分類
按照某種清洗原理進行工作的清洗機器或設備,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清洗原理"+ 設備。如:水射流清洗設備; 干冰清洗設備。注1:按此原則分類命名的清洗設備可用于清除多種被清洗對象和多種污垢。注2:國家有關標準中有規范名稱,仍可沿用原名稱,如:高壓水清洗機。注3:對于清洗設備的組件,國家有關標準有規范名稱的,可用“清洗原理"+“設備組件名稱",如:化學清洗泵。
b)按被清洗對象分類為某種被清洗對象而研發的專用清洗機器或設備,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被清洗對象名稱"+ 清洗設備。如:空調清洗設備。注1:按此原則分類命名的清洗設備可用于清除一種被清洗對象上的多種污垢。
10.2.4 清洗化學品分類
A)清洗劑
按照清洗劑產品適用的污垢,可采用如下原則進行命名:“水垢"+ 清洗劑。如:水垢清洗劑; 油垢清洗劑。注1:必要時,可對清洗劑的酸堿特性進行附加說明,如:水垢酸性清洗劑。注2:必要時,可按清洗劑中與污垢起主要作用的化學成分進行附加說明,如:水垢鹽酸清洗劑。
B)清洗助劑
a)緩蝕劑;b)表面活性劑;c) 助溶劑; d) 還原劑;e)分散劑;f)氧化劑;g)起泡劑;h)消泡劑;i)阻垢劑;j)抑霧劑;k)滲透劑;l)光亮劑;m)殺菌滅藻劑;n)黏泥剝離劑;o)防銹劑;p)預膜劑;q)絮凝劑;r)油水分離劑。
11、工業清洗工藝常用術語
11.1除垢率
清洗結束后,被清除污垢的質量占清洗前原有垢質量的百分比(%)。
11.2 洗凈率
清洗結束后,被清洗對象已清洗干凈的表面積與清洗前污垢覆蓋表面積的百分比(%)。
11.3 清洗效率
指清洗工作在規定的單位時間內完成的面積、體積、長度、件數等具體量化的指標。
11.4 濕式清洗
使用水或其它液體清洗介質用于清洗工作的清洗工藝。
11.5 干式清洗
沒有使用水等或其它液體清洗介質,且清洗結束后不需要進行干燥,就能達到清洗要求的清洗工藝。
11.6不停車清洗
在不影響被清洗對象(主要指工業生產用的裝置或設備)的運行,即可以開展清洗工作,并能達到相應清洗要求的工藝。
11.7 停車清洗
需要被清洗對象(主要指工業生產用的裝置或設備)停止運行時,才可以開展清洗工作,并達到相應清洗要求的工藝。
11.8 原位清洗 cleaning in place
的原始位置,即可以開展清洗工作,并能達到清洗要求的工藝。
11.9 移位清洗
被清洗對象(主要指工業生產用的裝置或設備等)離開正常生產的原始位置,才可以開展清洗工作,達到清洗要求的工藝。
11.10 在線清洗
被清洗對象(主要指工業產品或中間半成品等)不離開產品生產線,就可以開展清洗工作,達到清洗要求的工藝。
11.11 離線清洗
被清洗對象(主要指工業產品或中間半成品等)離開產品生產線,才可以開展清洗工作,達到清洗要求的工藝。
11.12 浸泡清洗
將被清洗對象需清洗的部位浸沒在液體清洗介質中,使清洗介質與污垢充分接觸并浸潤,提高污垢清除效果的工藝。
11.13 噴淋清洗
將液體清洗介質通過噴嘴噴灑在被清洗對象上部或表面,使清洗介質與污垢全面接觸,利用清洗介質的沖刷作用,提高污垢清除效果的工藝。
11.14 循環清洗
建立包含液體清洗介質、被清洗對象、清洗泵等在內的循環系統,利用循環泵產生的動力,使液體清洗介質進行正循環或反循環,提高被清洗對象內表面污垢清除效果的清洗工藝。
11.15 帶電清洗
被清洗對象(電力設備、網絡設備、通訊設備、電器等)處于通電狀態時,采用清洗技術,能夠快速清除掉被清洗對象上的污垢,并使被清洗對象仍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的清洗工藝。
推薦相關工業清洗設備
推薦工業清洗相關知識
想買到一款有現貨的,穩定適用的工業標準超聲波清洗機設備真的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