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罐工作原理
發酵罐是用于微生物發酵的設備,其工作原理基于微生物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代謝和產生目標產物的過程。
一般來說,發酵罐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
溫度控制:通過夾套或盤管中的熱交換介質(如冷水、熱水或蒸汽)來維持發酵過程中所需的恒定溫度,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需求。
pH 調節:添加酸堿溶液來調整發酵液的 pH 值,為微生物創造最佳的酸堿度環境。
溶氧供應:對于好氧微生物發酵,通過通氣裝置(如空氣壓縮機、攪拌槳等)向發酵液中通入無菌空氣,增加溶氧量,促進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代謝活動。
攪拌與混合
攪拌系統(通常由攪拌槳或磁力攪拌裝置組成)使發酵液充分混合,確保營養物質、氧氣和微生物均勻分布,消除濃度梯度,提高傳質和傳熱效率,促進微生物與發酵液之間的物質交換。
無菌操作
發酵罐在使用前要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以殺死可能存在的雜菌和孢子。在發酵過程中,通過無菌空氣過濾系統、密封裝置等保持發酵環境的無菌狀態,防止雜菌污染。
監測與控制
配備各種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pH 傳感器、溶氧傳感器等)實時監測發酵過程中的關鍵參數,并將這些數據反饋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預設的參數范圍,自動或手動調節相關設備(如加熱 / 冷卻裝置、酸堿添加泵、通氣設備等),以維持發酵條件的穩定。
底物與產物
將經過預處理的培養基(包含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等)投入發酵罐,為微生物提供生長和代謝所需的營養物質。微生物在發酵罐內利用這些底物進行生長和代謝,產生目標產物(如抗生素、酶、氨基酸、酒精等)。
排放與收獲
發酵完成后,將發酵液從發酵罐中排出,進行后續的分離、提取和純化等操作,以獲取所需的產物。
綜上所述,發酵罐通過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無菌操作、有效的攪拌混合、實時監測與控制等手段,為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創造了理想的條件,從而實現高效的發酵過程和目標產物的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