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水分對種植培養料的重要性及培養料水分檢測
閱讀:627 發布時間:2019-8-26水分,在栽培食用菌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在生長時吸收的養分,新陳代謝的分泌都是通過水分來完成的。可見,水分在栽培食用菌時的重要性。
水分的分配
首先,我們在栽種之前調配培養基料時,應對料中的水分有個準確的掌握。拌料時應防止水分過大,水分過大不僅會延緩發菌速度,還有污染雜菌的可能。所以,我們應遵循寧干勿濕的原則來拌料。培養料應偏干,才能保證含氧量充足,有利于發菌;如含水量過大,則會造成料內氧氣缺乏,影響菌絲正常萌發、生長,嚴重時還可感染雜菌,栽培失敗。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初次栽培食用菌者當中,多是由于拌料時加水太大造成的。
培養基料中的水分含量在50-60%,是適宜菌絲生長的環境。可用手抓一把基料握緊,手指間有水滲出但不滴下,扔下時可順利散開,這時培養料中的水分含量就比較合適了。水分把握在這個百分度之間,既能滿足菌絲生長的需求,又能保證有足夠的氧氣。
第二,發菌和出菇期間水分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發菌期,如果室內的空氣過于潮濕,則會氧氣供應不足,容易造成菌絲生長緩慢、細弱、著色不好;一般濕度應把握在70%左右即可,如空氣中相對濕度大于70%,就有萌發雜菌,造成污染的可能。
食用菌子實體的生長,其實質是細胞貯藏養料和水分的一個過程。所以,出菇期應加大菇棚內空氣的相對濕度,一般濕度不能低于70%,如低于這個數值,子實體可能會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但濕度也不能過大,若濕度超過95%時,則可能會滋生雜菌,引起感染,降低食用菌的品質。一般掌握在80-95%之間,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