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中藥飲片水分標準
閱讀:3136 發布時間:2019-6-28一般中藥飲片需要控制水分含量,中藥飲片來源于植物、動物、礦物等,經加工炮制而成.各種飲片的來源、用藥部位不同,加之不同的炮制方法,使中藥飲片的含水量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對其含水量的要求也不同. 全草類、花類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全草類、花類中藥飲片的含水量應為7%一ll%.由于此類飲片易于破碎,含水量過低將造成藥材的破損;含水量過大,則容易發霉變質,不利于保存.如金銀花適宜的含水量為10%,款冬花為7%,玫瑰花為8%,厚樸花為8%,凌霄花為8%,大青葉為7%,金錢草為8%,魚腥草為9%. 根及根莖類 根及根莖類飲片較易于保存,此類飲片的含水量可控制在6%一13%.冬、春季水分含量可靠近上限,夏季接近下限為宜.對于容易吸潮及淀粉、糖含量大的根及根莖類飲片,應重點監測.此類飲片的含水量應控制在6%~10%之間.如生大黃、防風等在夏季非常容易生蟲及回潮.生大黃在水分含量超過10%以上時就能彎曲,達到8%時則會出現發粘現象,影響儲存與調劑. 果實、種子類 果實、種子類飲片含有大量的糖、油、淀粉,比較容易生蟲、霉變、走油.其水分含量范圍可控制在5%-9%.如香櫞含水量在10.47%時會出現變軟、生蟲,其適合的含水量應為7.5%.枸杞子水分含量在8%時略顯潮濕,應以6%較為適宜.沙苑子含水量在13.5%時,會出現霉變現象,川楝子含水量在10%以上時,會出現回潮酸敗。
CS-310M中藥飲片水分儀應用:
冠亞中藥飲片快速水分檢測儀可廣泛應用于醫藥、中藥材、中藥飲片、醫藥片劑、醫藥顆粒劑、醫藥沖劑、醫藥膠囊、軟膠囊、醫藥粉末劑、醫藥丸劑、醫藥膏劑、醫藥散劑、中藥人參、中藥牛黃、中藥當歸、中藥五味子、中藥西洋參、中藥三七、中藥人參、中藥雄黃、中藥靈芝、中藥鹿茸、中藥冬蟲夏草、中藥等行業中的實驗室與生產過程中樣品水分含量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