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事件回顧鎘大米,便攜式重金屬快速檢測儀
閱讀:2332 發布時間:2018-8-10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人長期食用含鎘的食物會引起痛痛病(即骨癌病)。病癥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癥持續幾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軟化、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松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
鎘大米于2013年曾在中國境內發現大量含鎘毒大米,一度引起轟動。WHO對鎘的安全標準就是基于對腎臟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體重7微克。
鎘大米帶來了很大的恐慌,其成因涉及方面比較多,它既是環境保護、土壤污染防治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也是食品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維護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一方面,采礦企業“幾乎沒有環保設施”,重金屬排污被放任自流地進入土壤農田;另一方面,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地繼續種植大米,農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政府方面的種植禁令。后,重金屬超標的大米進入市場交易。
鎘污染大部分來自開礦,工業排放的鎘不是很多,主要來自冶煉廠。采礦和冶煉會導致土壤鎘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即使冶煉廠距離遠,其排放的廢氣擴散后也可能隨降雨落到農田中。雖然2013年工廠的重金屬排放標準較嚴格,也不排除是當地因多年來工業生產歷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計造成的鎘污染。要尋找稻米鎘超標的原因,還需對當地大氣、水和土壤都進行檢測。
部分大米鎘超標只是農業生產現在面臨的諸多嚴峻問題之一。針對水稻等作物栽培過程中,農藥、化肥、水資源大量消耗和使用,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消耗能源等弊端,需要整合目前國內外的水稻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采用包括轉基因技術在內的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手段相結合的策略,聚合大量有利基因,培育優良品種,對水稻抗病蟲、抗旱抗逆、營養利用、高產、等五大性狀進行全面改良,培育水稻新品種,做“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高產,保護環境”的綠色超級稻。同時做好食源性污染的關鍵的一步就是進行重金屬鎘的提前篩查和檢測。
便攜式重金屬快速檢測儀CSY-YJ系列便攜式重金屬快速測試儀是深圳市芬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新型重金屬檢測儀器;CSY-YJ系列便攜式重金屬快速檢測儀采用陽極溶出伏安法,檢測精度、靈敏度高,以其極低的成本與高靈敏度的特點,可以取代傳統的原子吸收方法,大量應用于化妝品、保健品、食品、藥品、環境水質等領域檢測。
測項目:鎘、鉛、汞、砷、鎘、鋁、鎳、錳、銅、鋅、鐵、鈷等重金屬
適用范圍:糧食、蔬果、水產品、海產品、肉制品、膨化食品、皮蛋、調味品等食品和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