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地秤的安裝技術與步驟
閱讀:2339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地秤的安裝技術與步驟:
地秤安裝計量箱的技術與步驟是安裝計量杠桿支點座和示準器、傳力杠桿支點吊鉤、計量杠桿、傳力杠桿、計量杠桿支點刀刃的擋刀板。安裝承重杠桿系的安裝順序是:安裝第 2 杠桿支點座,安裝第 1 杠桿支點座,安裝第 2 杠桿重點連接環(huán),安裝 5 個支點座的擋刀板、防塵蓋。安裝承重臺的技術與步驟是安裝承重架和承重腳。
地秤的基坑是供安裝秤的承重裝置、讀數(shù)裝置和杠桿系統(tǒng)的,如基坑不堅固,輔助設施不適當,將會影響秤的計量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對基坑的要求有嚴格的規(guī)定。
一、基坑水泥結構壁厚、底層和有關建筑技術要求應根據(jù)當?shù)氐耐临|(zhì)結構情況確定,務必使基坑的基礎地耐力應*達到或超過圖紙上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
二、整個基坑是一整體,基坑內(nèi)各個支點座墩的頂面應相互平行,按圖紙尺寸嚴格控制在負差范圍內(nèi)(一般不超過 5mm),地腳螺栓采用預留孔進行二次澆灌。
三、施工時應嚴格保證基坑的內(nèi)部尺寸。基坑上平面應適當高出周圍地面,一般不少于100mm,特別是在地勢較低的地區(qū)。
四、基坑的深度不得少于15m。基坑四周圍框與承重臺板四周距離應控制在 1~15cm,四周圍框應采用預留孔進行二次澆灌。
五、施工時應考慮防水、漏水、滲水措施,基坑底面有一定坡度以便排出積水,保持坑內(nèi)干燥清潔。
1、地秤的安裝
1.1安裝計量箱
計量箱部件是地磅(地秤)的讀數(shù)裝置部分,它安裝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地磅(地秤)的計量性能。安裝前必須對計量箱內(nèi)的零部件按圖紙進行清點。安裝時,應按圖紙要求先定好計量箱的方位,然后進行調(diào)整。第一,使計量箱體中心與安裝墩中心相重合,即保征計量箱體中心與第二杠桿支點座墩中心的距離為 3000mm,而且與縱向中心線平行。檢查時可用鋼卷尺測量計量箱體中心兩側到第 2 計量杠桿支點座墩中心線水平的垂直距離為 3 000mm。第二,調(diào)整計量箱水平狀態(tài),用水準儀以計量箱體的上板為基準進行調(diào)整,當水準儀位于縱橫向方向時,氣泡都在中間位置。第三,地腳螺栓采用兩只螺母對擰牢固垂直地連接在計量箱體上,并垂直落入預留孔內(nèi),使計量箱體垂直端正。
計量箱體安裝好后即可進行箱內(nèi)零部件的安裝。一般安裝順序為:第一,安裝計量杠桿支點座和示準器。在計量箱體上板安裝計量杠桿支點座和示準器,注意支點座和示準器的中心線與箱體中心線重合,支點座上的兩個刀承槽應在同一直線上并與縱向中心線垂直。示準孔也應與縱向中心線垂直,示準器的開關手柄應位于計量箱內(nèi)側,支點座中心到示準器中心的縱向距離為 708 mm,然后套上螺栓,擰緊將其固定。第二,安裝傳力杠桿支點吊鉤。在計量箱體上板的下面吊鉤板上穿杠桿支點吊鉤,用螺母擰緊,使鉤頭位于縱方向,使吊鉤中心到連接孔的水平距離為 422 mm。第三,安裝計量杠桿。將計量杠桿的力臂端穿入示準器方孔,支點刀置于支點座的刀承槽上,檢查刀子與刀承接觸狀態(tài),應符合技術要求。借助燈光(電燈或電筒)觀察刀與刀承接觸的光隙不得超過刀刃長的 1/3。杠桿體與箱體中心線重合,力臂末端位于示準器方孔中間的垂直面上。然后安裝重點吊環(huán)和連接鉤,待和傳力吊桿連接。第四,安裝傳力杠桿。在傳力杠桿支點鉤和計量杠桿重點連接鉤上分別掛上傳力杠桿的支點、力點吊環(huán),調(diào)整支點吊鉤螺母,使吊鉤板到傳力杠桿刀刃線的距離為155mm。然后,在傳力杠桿的重點刀上安裝重點吊環(huán)、開式索具螺旋扣和下連接鉤,待和第二杠桿力點端連接。第五,安裝計量杠桿支點刀刃的擋刀板。把擋刀板裝于計量杠桿支點座上,使其與支點刀尖輕輕接觸,不能過緊或過松,過緊影響靈敏度和準確度,過松影響其變動性。
1.2 安裝承重杠桿系
按總圖清點、擦凈承重杠桿、支點座的部分零部件,并按技術要求檢查零件應無損傷和短缺。安裝順序:
一、安裝第 2 杠桿支點座。將第 2 杠桿支點座置于第 2 杠桿支點座墩子上,調(diào)整其方位,使支點座上的兩個刀承槽位于同一直線上,并使其到計量箱部分傳力杠桿重點連接鉤的水平距離為3 000mm,而且與基坑縱向中心線平行,同時把支點座上 4 個地腳螺栓牢固地連接在支點座上,并垂直地落入 4 個預留孔中,支點座必須垂直端正。
二、安裝第 2 杠桿。將第 2 杠桿的支點刀置于支點座的刀承槽上,使其接觸密合,其力點刀通過吊環(huán)與計量箱的傳力杠桿重點連接鉤連接。
調(diào)整開式索具螺旋扣,使第 2 杠桿的支點、重點、力點三刃連接線處于水平狀態(tài),同時注意第 2 杠桿鉛垂狀態(tài)。
三、安裝第 2 杠桿支點座。將 4 個第 2 杠桿支點座分別置于各個座墩子上,調(diào)整其方位,外側兩支點座與內(nèi)側兩支點座的水平高度差為 130mm(以刀承的工作面為基礎)。使同一支點座上的兩個刀承在同一直線上,其外側與內(nèi)側兩個支點座上的刀承,分別位于兩個互相平行的水平面上,與第 2 杠桿支點座刀承槽面高度差分別為 320mm 和 190mm。4 個支點刀的中心到第2 杠桿重點刀 120mm 處的水平距離為 3 020mm。兩內(nèi)側和內(nèi)外側支點座中心距離為 5 676mm,外側與內(nèi)側支點座中心距離為 2 420mm。4 個支點座中心連線應成矩形,對角線水平距離相等。4 個支點座的地腳螺栓牢固地連接在支點座上,并垂直地落人 4 個預留孔中,各支點座必須垂直端正。
四、安裝第 2 杠桿重點連接環(huán)。把連接環(huán)裝于第 2 杠桿重點刀上,安裝后檢查刀子與刀承工作面接觸應良好,連接環(huán)應處于鉛垂狀態(tài),并在垂刃方向上擺動自如,不碰不靠。
五、安裝第1 杠桿。將第 1 杠桿支點刀置于支點座的刀承槽上,并將力點刀置于第 2 杠桿重點刀連接環(huán)相應的刀承槽上,檢查各刀與刀承工作的接觸狀態(tài),四組第 1 杠桿支點、重點、力點三刀刀刃連線應處于水平狀態(tài),杠桿應位于鉛垂狀態(tài)。
2、安裝承重臺
一、安裝承重架。先將兩根主橫梁,即工字鋼,在平坦的水泥地板上或坑內(nèi)的保險墩上縱向平行排列,分別以縱梁和橫梁按圖紙的技術要求組裝承重架為矩形,長×寬尺寸為 5 960mm×2 430mm,并調(diào)整對角線尺寸相等后,將所有連接件的螺栓擰緊,要牢固、穩(wěn)定、可靠。然后,重復測量以上尺寸和對角線,整個承重架不得有彎曲、變形等不正常現(xiàn)象產(chǎn)生。第二、安裝承重腳。把承重架用起重機械翻轉(zhuǎn),然后安裝承重腳。要注意承重腳的方位。在外側的主橫梁安裝承重腳時,應加高為 130mm 的墊塊,4 個承重腳上的高度差為 130m(以刀承槽為基準),每對承重腳上的承重刀承,應在同一直線上,外側和內(nèi)側的兩對承重腳其刀承槽應處于兩個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4 個承重腳的中心邊線長×寬應是 5 400mm×2 300mm 的矩形,對角線的距離應相等,連接螺栓一定要擰緊,牢固、穩(wěn)定、可行。檢查整個最重裝器合格后可將其翻轉(zhuǎn)移入基坑,使其慢慢、輕輕地落入第一杠桿的重點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