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油熬煉的工藝流程
動物油烹調時是很美味的,所以很多人喜歡食用動物油脂。動物油熬煉方法大致有兩種,蒸汽提煉與高溫提煉。蒸汽提煉一般是用反應釜或密閉式蒸煮罐,也就是水煮式煉油。
水煮式煉油煉出的油顏色好,出油率高,但是動物油本身的醇香味沒有發揮出來,放久了酸價會升高,所以現在很少利用蒸汽提煉方法。
高溫熬煉包括導熱油與直火加熱兩種。直火加熱提煉動物油方便,簡單但要注意不能用大火。具體詳細的工藝流程如下:
拆包破碎工段:原料在拆包平臺進行拆包后由輸送機輸送至粉碎機進行粉碎
預熱輸送工段:原料經破碎后進入預熱鍋內,經導熱油加溫預熱攪拌化凍達到適合真空輸送的固液混合狀態,以達到管道式運輸的工藝要求,另一方面,預熱鍋起到整條生產線的物料平衡作用。
負壓熔煉工段:將預熱鍋內預熱成固液混合狀態后原料真空輸送到熔煉鍋,進行加熱熔煉并同時開啟攪拌裝置使物料受熱均勻不粘鍋,本工藝采用臥式真空熬油鍋,具有受熱面積大,攪拌均勻自動清洗裝置,有效的防止生料或焦糊現象,因原料自身含水量大故熔煉溫度達到85度厚開始真空脫水,真空度會隨著蒸汽揮發的增加而降低,在脫水過程中保持熔煉鍋內真空度,在真空狀態下進入負壓反應釜的動物油原料可快速實現油水渣分離。
真空脫水除臭工段:采用水噴射式真空噴射泵使熔煉鍋內產生負壓狀態,真空管路配套冷凝器,原料中的水分子及異味微分子揮發物在真空狀態下快速從原料油脂中分離,隨真空流動進入列管冷凝器,在冷水循環下將分裂出的水分子及異味分子強制性冷凝成蒸餾水收集到分液罐內。
油渣分離工段:本工藝采用篩板油渣分離刮板,油渣分離淋干時間20分鐘左右,有效的將油渣表皮油脂進行分離,有利于榨油機壓榨,自動清洗裝置解決了篩板堵塞,陳油變質,分離油渣經油渣輸送榨油機進行壓榨。
毛油過濾工段:油渣分離機分離出來的毛油通過油渣泵泵人立式葉片過濾機中過濾。采用此過濾機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生產的穩定性,分離后的油渣經空氣壓縮,振動過濾后進刮板輸送至榨油機進行壓榨;將毛油由泵打入精煉鍋,加鹽水或磷酸液快速中和反應完畢,由重力沉降的靜置沉淀4-6小時,分離除去油角,低酸價油再加入一定濃度的堿液進行酸堿中和,脫除油里的脂肪酸,酸堿中和生成皂角;堿反應后的油和皂角的混合物進入皂角池,在皂角池內油與皂角進行鹽析分離。水洗后的脫膠脫酸油泵入中間儲罐待脫色。待脫色油在真空狀態下被吸入脫色鍋進行吸附脫色,脫色反應后的油脂和白土混合料液由泵打入葉片過濾機中進行過濾,除去油中的廢白土,脫色后的油進入清油罐待脫臭。
脫臭工段:待脫臭油經進入析氣器,進行真空脫除油中空氣后,由抽出泵抽出經由--油換熱器升溫,再經礦物油加熱器加熱至240-265℃從頂部進入脫臭塔,脫除油中脂肪酸和臭味組份,經相組份進入脂肪酸補給段進行熱量的直接交換,捕集低分子有機物進入脂肪酸循環罐循環捕集。脫臭后的油由塔底層經抽出泵抽出進入油--油換熱器與析氣器出來的待脫臭油進行熱交換后,再進入冷卻器進行冷卻。最后經拋光過濾后進入成品油儲罐,得到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