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象山綠緣輕工機械制造廠>>公司動態>>比改名更重要的是自省
福喜改名叫歐喜了。這是去年被曝違法回收、加工過期肉后,福喜又一次亮相。對于這次亮相,在業內人士看來,就是要達到恢復企業正面形象的目的。然而,作為歐喜這樣的企業,在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要想恢復形象,絕不是改個名字就可以做到的。
除了改名外,歐喜又說,一年來在華工廠停產、訂單歸零、部分員工辭職,直接經濟損失超60億元。歐喜還說,一直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和熱情,要繼續在中國實現多元化發展。從唱悲歌到說未來的前景,可以說這是歐喜面對公眾的一次有力度的營銷。但是歐喜忘記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對一年之前的違法事件進行真誠的自省。缺少了這個前提,營銷就不會起效,歐喜也不可能*挽回在公眾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與三鹿奶粉一樣,福喜事件是可以寫入教科書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例。不同的是,三鹿已經企業易主、品牌消失,而福喜或者說是歐喜的品牌依然存在。于是這家跨國企業對于去年在華違法行為的態度也就決定了其品牌的價值。而事實是,當年福喜無論是面對公眾的聲明,還是對于事件的處置,都沒有承認回收、加工過期肉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更為遺憾的是,一年后的今天,更名后的歐喜依然沒有就一年前的違法行為給公眾一個坦誠的交代。社會輿論對于福喜的怨聲猶在,消費歐喜產品的下游企業又怎會坦然接受一個美譽度缺失的供應商品牌呢?
在歐喜的骨子里,一直認為因為沒有造成群體的健康傷害后果,所以自己一年前的行為就不是食品安全事件。但是,在明目張膽嚴重違法并受到嚴厲司法和行政處罰的事實面前,這個理由顯然是說不過去的。不誠懇地認錯,道歉也好、擔責也罷都是蒼白無力的。無論歐喜怎樣調整市場發展方向,都逃不過一個商業鐵律,那就是美譽和信譽決定品牌,品牌決定市場,沒有品牌的修復,歐喜難以回歸中國市場。
歐喜所欠缺的是一份深刻而真誠的自省。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一家食品企業,歐喜應把這份自省交代給公眾。失去的只是沉重的包袱,得到的是尊嚴與品牌。也許,這個道理還需要改名后的歐喜慢慢地品味
來源:中國食品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食品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