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污水處理設備中高效沉淀池的設計原則
閱讀:291 發布時間:2021-10-27沉淀是一個物化處理過程,主要通過投加水處理藥劑與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混合、反應、沉淀,從而達到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的目的。高效沉淀池就是把上述工藝集合在一個緊湊的一體化設備中,并根據不同的水質*準計算各反應段需要的時間、容積等數據,從而達到一般沉淀池無*比擬的性能效果。接下來成都污水處理、吉豐科技來告訴你高效沉淀池該如何設計
混合階段:運用快速攪拌機進行混合,增加反應深度,減少反應時間。設計的重點在于要充分了解 藥劑的特點,沉降性的使用上推式攪拌機,懸浮性的使用下推式攪拌機等。
絮凝階段:為了增加藥劑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的反應動,在前段投加助凝劑,并在絮凝池內設置攪拌機,通常為提升式攪拌機,該反應階段應形成粗大、密實的礬花。
沉淀階段:采用斜管填料/斜板填料,明顯提高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負荷(斜管填料相對更經濟,斜板填料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可根據客戶的投資預算合理選擇);沉淀后污泥濃縮分為兩層,*一層位于排泥斗上部,可以經泵提升進行污泥回流循環使用,提高絮凝劑的使用效果,通常可以減少10%至30%的藥劑;第二層位于排泥斗下部,由泵排出進入后續污泥處理系統(可根據污泥性質及泥量的多少酌情配置刮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