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擠壓膨化技術及其在食品多領域中的應用
閱讀:2917 發布時間:2014-12-23
擠壓膨化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食品加工技術,在國外發展很快。早在1856年美國的沃得就申請了關于食品膨化技術的,而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才把膨化技術應用于生產谷物類方便食品[1]。在現今糧油食品加工過程在中,擠壓膨化技術作為現代食品工程*之一越來越得到眾多食品企業的重視,尤其受到以谷類和薯類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的青睞。就傳統的谷物食品加工方法來說一般需經過粉碎、混合、成型、烘烤或油炸等生產工序,每道工序均需配置相應的設備,生產流水線長、占地面積大、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而采用擠壓膨化技術加工谷物食品時,只需將原料初粉碎和混合后,即可在一臺擠壓機上完成蒸煮熟化、酶失活、殺菌、成形、預干燥等多道工序,因而大大簡化了工藝,降低了能耗,整個生產過程幾乎沒有損耗,制造成本明顯降低,且無“三廢”產生。因此,擠壓膨化技術是一種多功能、高產量、高品質的新型食品加工技術[2]。
擠壓膨化食品具有品種繁多、質地酥脆、美味可口、攜帶食用后方便、易于消化吸收等優點。作為一種休閑食品,膨化食品深受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和歡迎。就美國來說,各種休閑食品年銷售額高大150億美元,其中30%為馬鈴薯片。而作為美國zui大的膨化食品生產企業的Frito-
Lay公司,年銷售額達到50億美元。可以肯定,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膨化食品的生產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Frito-Lay公司、日本的Calbee公司以及歐洲和東南亞的膨化食品企業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3]。擠壓膨化技術所表現出的多種*性以及淀粉等物質在擠壓膨化過程中具有的*的產品構型能力,奠定了擠壓技術在谷物食品加工等多種領域中的應用基礎;同時,膨化產品具有的顯著特點,又推動了擠壓膨化技術在諸多加工領域中的應用。
1擠壓膨化技術的機理
含有一定水分的物料,在積壓機的套筒內受到螺桿的推動作用和卸料磨具及套筒內截流裝置的凡響阻止作用,另外還受到來自外部和物料與螺桿、套筒內部磨檫熱的加熱作用,使物料處于3~8MPa和120~200℃的高溫下,根據需要可達到更高的溫度。由于壓力超過了擠壓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物料在擠壓筒內便產生水分的沸騰和蒸發。在如此高的溫度、剪切力和壓力下,物料呈現熔融狀態。當物料被強行擠出模具口時,壓力驟然降為常壓,此時水分便發生閃蒸,產生類似“爆炸”的情況,產品隨之膨脹。水分從物料中蒸發,帶走了大量的熱量,這樣物料瞬間從擠壓過程中的高溫降至80℃的相對低溫。由于溫度的降低,物料從擠壓時的狀態而固化成型,并保持了膨化后的形狀。
擠壓膨化食品的成分主要以淀粉為主。因此膨化狀態的形成主要是靠淀粉完成的,在高溫高壓狀態下,淀粉顆粒首先發生糊化,近而在高溫和高剪切的作用下分子之間相互結合和交聯,形成網狀的結構,該結構經擠壓、降溫和固化后成為膨化食品結構的骨架,其他原料中的成分填充于其中。因此原料中淀粉的含量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膨化程度,在原料中沒有淀粉存在的情況下,則基本上不產生膨化效果。
2擠壓膨化技術的特點
2.1改善實用品質,易于儲存
采用膨化技術可以使玉米、高粱這些原本含有較多纖維素、維生素的粗硬的組織結構變得膨松柔軟,在膨化過程中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又增加了食品的色、香、味。從而改善實用品質,使食品具有體輕、松脆、香味濃郁的*風味。
2.2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有害物質
擠壓過程是一個典型的高溫、高壓、短時過程,這使物料處理有限,因而在zui終產品中幾乎保留了原料中所有的營養成分。同時,高溫短時過程仍可減少象有害的酶和微生物一樣的不良產品因素[4]。
2.3原料適用性廣,產品種類多
可加工的原料品種繁多,不僅可以對谷物、薯類、豆類等糧食進行深加工,使粗糧細作,生產精美的小吃食品;而且還能加工果蔬、香料及一些動物蛋白。生產膨化小食品時,利用同一臺擠壓機只需改變原料及模頭,即可生產出形狀各異的產品。
2.4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國外大型雙螺桿擠壓機每小時的生產能力達數十噸,且操作簡便。與傳統的蒸煮方法相比,用現代擠壓膨化技術加工產品,在時耗、能耗、勞動力、占用廠房等方面都有明顯降低。
2.5浪費少、無廢棄物
用淀粉釀酒、制飭糖時,原料經膨化后,其利用率達98℅以上,出糖率提高12℅,出酒率提高20℅[1]。此外,一般來說,除了開機和停機時需要少量原料作引子外,整個生產過程中幾乎無廢棄物排出,不存在原料浪費現象。
3擠壓膨化設備
擠壓機是從簡單的成型機發展而來的,起初只是用于塑料工業,后來逐漸應用于食品及其它行業。目前使用的擠壓機主要為螺桿式擠壓機,按結構可分為單螺桿和雙螺桿兩種類型。單螺桿擠壓機靠一個從細漸粗、螺距從寬漸窄的螺桿推進物料。目前我國生產的單螺桿擠壓機基本上采用螺紋高度較淺的螺桿,轉速為300~400r/min,它可產生高磨檫和高剪切力,谷物原料在機筒內停留的時間僅為10~20s,物料在出模前的溫度高達130~140℃。雙螺桿擠壓機有一對相互連續嚙合的反向或同向旋轉的螺桿,靠正移位原理強制輸送物料。在物料輸送過程中很少形成壓力回流,可使局部壓力急劇升高,加快膨化過程,獲得高產量。單雙螺桿擠壓機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特點及比較見下表1和表2[5,6]
表1單雙螺桿擠壓機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特點
單螺桿擠壓機雙螺桿擠壓機
溫度壓力不易控制可控制恒溫、恒壓
只能膨化具有一定粒度、脂肪含量低的谷物可以各種谷物為原料,并加入6℅的油脂進行膨化
易產生倒粉現象不易產生倒粉現象
膨化前不易調味,必須在膨化產品的表面噴灑調味液或調味料可以在膨化前或膨化過程中調整各種風味,可加入奶粉、蛋粉、糖粉或其它調味料。一次加工成型,也可進行成分分離
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要更換易損件不易損件
物料易黏附螺桿具有自身排清功能
加工的產品為各種膨化食品、速溶谷物粉、鍋巴類小食品等加工的產品為蝦球、麥圈等各種膨化食品、高蛋白米粉、速食掛面、膨化餅干、面包干等
表2單雙螺桿擠壓機主要區別
項目單螺桿擠壓機雙螺桿擠壓機
輸送機理借螺桿與物料、物料與機筒內壁的磨擦,物料需填滿機筒靠正移位原理輸送物料,可在部分裝填料的情況下輸送物料
主要能量供應靠內磨檫靠機筒供熱
生產能力取決于物料中的水分、脂肪含量和工作壓力與左列因素無關,螺桿直徑越大,產量越大
能耗900~15000KJ/kg400~600KJ/kg
熱分布不均勻均勻
剪切力高低
制造成本低高
脫氣困難容易
混合
要求原料水分差
10~30℅好
5~95℅
4擠壓膨化的工藝流程
擠壓膨化食品的生產工藝如下所示:原物料→去皮→粉碎→混合(濕潤)調理→輸送
→喂料→擠壓蒸煮、膨化→整形、切割→烘烤→噴油、調味→包裝。
4.1粉碎
為使原料混合均勻、擠壓蒸煮時淀粉充分糊化有利于膨化,各物料(玉米應先除去皮和胚芽)粉碎至30~40目顆粒大小,雙螺桿擠壓機的用料粉碎至60目以上。
4.2混合調理
將不同的原料及輔料按一定比例在加濕機中混合均勻,根據氣候和環境溫度、濕度的不同確定水量的多少,混合后的原料水分控制在13%~18%。
4.3擠壓膨化
擠壓膨化是整個流程的關鍵,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感和口感。影響擠壓膨化的變量較多,物料的水分含量、擠壓過程中的溫度、壓力、螺桿轉速、原料的種類及其配比等,一般來說物料水分13%~18%之間,擠壓溫度120~160℃左右,擠壓腔壓力0.5~1MPa,螺轉速800~1000r/min,物料在擠壓機內停留時間為10~20s[7,8]。直淀粉含量低的原料,膨化后產品的α度高,膨化效果較佳。物料中蛋白質及脂肪含量不同也對膨化質量產生影響,蛋白質含量高的物料擠壓時膨化程度低;脂肪含量超過10%時,會影響到產品的膨化率,而一定量的脂肪可改善產品的質構和風味。不同類型和型號的擠壓機,其擠壓膨化的*工藝參數也有所不同。
4.4整形、切割
膨化物料從模孔擠出后,由緊貼模孔的旋轉*切割成形或經牽引至整形機,經輥壓成形后,由切刀切成長度一致、粗細厚度均勻的卷、餅等膨化半成品。
4.5烘烤
擠壓出來的半成品水分較高,需經帶式輸送機送入隧道式烤爐作進一步烘烤,使水分低于
5%,以延長保質期,同時烘烤后產生一種特殊的香味,提高品質。
4.6調味
在旋轉式調味機中進行。將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植物油和奶油加溫至80℃左右,通過霧狀噴頭使油均勻地噴灑在隨調味機旋轉而翻滾的物料表面。噴油的目的一是為了改善口感;二是為了使物料容易沾粘調味料。隨后噴灑調味料,經裝有螺桿推進器的噴粉機將粉末狀調味料均勻灑在不斷滾動的物料表面,即得成品。為防止受潮,保證酥脆,調味后的產品應即時包裝。
5擠壓膨化技術的多領域應用
5.1在休閑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膨化食品是將擠壓技術應用于食品加工中zui先獲得成功的產品。以大米、玉米等谷物類及薯類為主要原料,經擠壓蒸煮后膨化成型成為疏松多孔狀產品,再經烘烤脫水或油炸后,在表面噴涂一層美味可口的調味料,玉米果、膨化蝦條等即屬這一類。另一類為膨化夾心小吃食品,是通過共擠壓膨化制成,即谷物類物料在擠壓后形成中空的管狀物,將蛋黃粉、糖粉、奶粉、調味料、香料等各種配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后,經充分攪拌混勻成為具有較好流動性的夾心料,通過夾心泵及共擠出模具,在膨化物擠出的同時將餡料注入管狀物中間,經此道工序加工的膨化夾心小食品,口感酥脆,風味隨夾心餡的改變而具多樣性,可通過改變其中的夾心料的配方,加工出各種營養強化食品、功能食品。
5.2在油脂浸出中的應用
對于高含油油料作物來說,油料在脫殼(皮)后,先經擠壓膨化機處理,預先擠出部分油脂,并形成一定結構的料粒再進行浸出,是一項比較理想的新技術。目前在美國、巴西、印度、瑞士等國家均有擠壓膨化機生產廠家,其中以美國安得森(ANDERSONIntrntionlCorp)生產的帶預榨的、用于處理高含油料的擠壓膨化機尤為引人注目。據報道,其產量已高達300t/D[9]。
另外,膨化機的發明和其在油料坯片溶劑浸出工藝中的應用*地增加了溶劑浸出工藝的效率。梁平等人已經在大豆和棉籽坯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膨化機內坯片受一系列的斷續螺旋的擠壓和突出于機筒的固定螺栓的揉搓,使得更多的油細胞破裂。在坯片被搗碎的同時,蒸汽被注入含有坯片的機筒內,坯片在筒內蒸煮15~20s。經過蒸煮改變了坯片的蛋白特性,使之更為柔軟。同時,當蒸汽進入機筒并與坯片混合,機筒內部的壓力將蒸汽從氣相變為液相,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該熱量在膨化機內產生有效的蒸煮作用,并且液體滲透坯片,充分的使坯片得以滲透。另外,油料坯片在獲得*蒸煮后,有膨化機出料口釋放出來,由于壓力驟然降低,坯片內的水分會立即由液相變為氣相。當液體變為氣體,會把周圍的熱量吸收過來,這樣使蛋白冷卻并產生剛硬的,多孔的蛋白結構,這種蛋白的膨脹
5.3擠壓膨化技術在抗性淀粉制備中的應用
將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制備的預處理中,是由于在抗性淀粉的制備過程中,擠壓膨化起到預糊化的作用,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度。已有資料報道,淀粉經擠壓膨化后處理后,其糊化度能達到90%以上,而傳統工藝糊化率僅為80~90%。只有使淀粉*糊化,才能使*與普魚蘭酶對其充分作用,生成一定長度的直鏈淀粉分子,通過調節酶的作用條件,從而可提高抗性淀粉的得率[11]。
5.4擠壓膨化技術在膨化玉米粉生產冰激凌中的應用
玉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并含有人體必需的賴氨酸和*等。過去人們在利用玉米做飲料和冰激凌時,通常要經過粉碎、磨漿、糊化等多道前處理工序,工藝復雜、費時。大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金芳研究使用擠壓膨化機處理物料,使其由高溫高壓下突然降至常溫常壓,經瞬間將玉米粉膨化成海綿狀,淀粉高度α化。使淀粉、蛋白質成分發生降解;糊精、還原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增加。水溶性增強,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口感香酥,代替淀粉添加到冰激凌原料中,可制成具有烤玉米風味的冰激凌[12]。
5.5在組織化植物蛋白生產上的應用
組織化植物蛋白的生產是利用含植物蛋白較高(50%左右)的原料,如大豆、棉籽等,通過擠壓、剪切作用后,蛋白質分子的三級結構被破壞,形成相對呈線性的蛋白質分子鏈,在一定的溫度和水分下,由于受到較高剪切力和螺桿定向流動的作用,當被擠壓經過模具出口時,蛋白質分子成為類似纖維狀的結構。植物蛋白經組織化后,改善了口感和彈性,擴大了使用范圍,提高了營養價值與動物蛋白相比,具有價格低,不含*,保質期長,易著色、易增香添味,可制成多種不同的食品。可添加于肉食原料中,作為肉類填充料,或者代替肉、魚、禽類制成仿肉類食品。美國已將這類肉類補充品加入到漢堡牛排、肉糕、三明治中,在漢堡牛排中替代肉類的加入量高達30%[13]。
5.6擠壓膨化技術在開發保健混合粉中的應用
黑米、薏米、蕎麥粉為原料,這幾種物料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但由于其質地堅硬,正常的蒸煮難以糊化,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必須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擠壓膨化技術是理想方法。此外,由于每種原料的各種營養成分分布是不均勻的,往往滿足不了人們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郝彥玲等人將這幾種原料配合后進行膨化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混合粉,并得到了*的工藝參數雙螺桿擠壓機對混合物料(黑米∶薏米∶蕎麥粉=60%∶15%∶25%)膨化的*工藝參數為:水分含量16%,螺桿轉速100r/min,擠壓溫度170℃,糊化度可達90.6%[14]。此混合粉是預糊化淀粉,可直接食用或作為輔料應用于食品工業,如主食品饅頭、餃子、面包等。
5.7擠壓膨化技術在生產醬油中的應用
一般的醬油釀造用脫脂加工大豆,經過蒸煮蛋白質變性,在蒸煮過程中由于鍋爐蒸汽負荷變動,加之原料顆粒厚薄不勻,雖保持一定溫度蒸煮,但蒸煮過的脫脂加工大豆各粒子的氮變性程度不同,實際上是變性適度,過度和不足的蛋白混合物,因而制成醬油氮利用率低,醬油有氮性混濁。東北農大徐沖等人將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醬油生產中對部分醬油原料經膨化處理,使原料中蛋白質成為彈性良好的海綿狀組織,有利于細菌菌絲向原料內部生長,故曲中蛋白酶和*含量比常規法高,能大幅度地提高原料的全氮利用率[15]。其優點是無需將全部原料制成曲,從而簡化了制曲工藝,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更主要的是節約了釀造用糧。
5.8在其它方面的應用
擠壓膨化技術除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釀造、油脂浸出、保健品等領域外,在飼料、醫藥、建筑等行業的應用也有報道[16]。用膨化粉粉末直接做壓片的輔料,具有填充劑、粘合劑、崩解劑的性質。膨化粉可壓性良好,為沸騰法一次制粒提供了新的原料。膨化粉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有利于大規模生產,可代替淀粉制藥。另外,利用擠壓膨化機作反應器對淀粉進行深加工,制備磷酸酯淀粉、羧甲基淀粉,作為建筑業墻體粉刷的粘合劑。隨著對擠壓膨化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為擠壓膨化技術在眾多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擠壓膨化技術是一種節能、保鮮、提高原料利用率及生產效率的新型加工技術,在許多領域已經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6擠壓膨化技術的發展前景
食品加工的一個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食品資源和開拓新的原料來源來開發各種各樣受人們歡迎的食品。膨化技術的出現可以說為谷物類、淀粉類等這些我們稱之為粗糧類的原料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途徑。而且,膨化食品一般都需經調味處理,因此膨化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必將帶動調味料工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帶動薄膜等包裝技術的發展。另外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出現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擠壓膨化技術及其設備也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生產更受人們歡迎的低油、保健和天然食品。如低溫、超低溫膨化技術、化學膨化技術、超聲膨化技術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應用于實踐;而微波膨化技術、烘焙膨化技術作為新型膨化技術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并逐步在生產中得到應用。據報道,以淀粉為主要原料,配以9%的玉米分離蛋白、1.5%的棕櫚油,在含水量50%的條件下,用500W、2450MHz微波輻射兩分鐘可獲得良好的原料膨化食品[17]。真空油炸膨化技術對于改善食品的品質、降低油脂的劣化程度有很大的意義。若在真空度20mmHg、有溫100℃下進行油炸,這時在60℃下便產生水蒸氣;若油炸時采用80~120℃,則原料中的水分可充分蒸發,水蒸發時使體積顯著膨脹[18]。采用真空油炸的制得的產品除有顯著的膨化效果外,油炸時間有也相對縮短。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擠壓膨化技術生產膨化食品以及擠壓膨化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在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擠壓膨化技術、微波膨化技術、烘焙膨化技術等都將是膨化技術的發展方向;真空油炸膨化技術則是保持油炸膨化技術生命力的一種有效的改良方法。進行膨化理論和技術的研究,開拓新的原料來源、開發新型擠壓膨化設備、擠壓膨化技術和其他食品加工技術的有機結合將是膨化技術發展的重點和熱點。
擠壓膨化食品具有品種繁多、質地酥脆、美味可口、攜帶食用后方便、易于消化吸收等優點。作為一種休閑食品,膨化食品深受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和歡迎。就美國來說,各種休閑食品年銷售額高大150億美元,其中30%為馬鈴薯片。而作為美國zui大的膨化食品生產企業的Frito-
Lay公司,年銷售額達到50億美元。可以肯定,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膨化食品的生產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Frito-Lay公司、日本的Calbee公司以及歐洲和東南亞的膨化食品企業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3]。擠壓膨化技術所表現出的多種*性以及淀粉等物質在擠壓膨化過程中具有的*的產品構型能力,奠定了擠壓技術在谷物食品加工等多種領域中的應用基礎;同時,膨化產品具有的顯著特點,又推動了擠壓膨化技術在諸多加工領域中的應用。
1擠壓膨化技術的機理
含有一定水分的物料,在積壓機的套筒內受到螺桿的推動作用和卸料磨具及套筒內截流裝置的凡響阻止作用,另外還受到來自外部和物料與螺桿、套筒內部磨檫熱的加熱作用,使物料處于3~8MPa和120~200℃的高溫下,根據需要可達到更高的溫度。由于壓力超過了擠壓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物料在擠壓筒內便產生水分的沸騰和蒸發。在如此高的溫度、剪切力和壓力下,物料呈現熔融狀態。當物料被強行擠出模具口時,壓力驟然降為常壓,此時水分便發生閃蒸,產生類似“爆炸”的情況,產品隨之膨脹。水分從物料中蒸發,帶走了大量的熱量,這樣物料瞬間從擠壓過程中的高溫降至80℃的相對低溫。由于溫度的降低,物料從擠壓時的狀態而固化成型,并保持了膨化后的形狀。
擠壓膨化食品的成分主要以淀粉為主。因此膨化狀態的形成主要是靠淀粉完成的,在高溫高壓狀態下,淀粉顆粒首先發生糊化,近而在高溫和高剪切的作用下分子之間相互結合和交聯,形成網狀的結構,該結構經擠壓、降溫和固化后成為膨化食品結構的骨架,其他原料中的成分填充于其中。因此原料中淀粉的含量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膨化程度,在原料中沒有淀粉存在的情況下,則基本上不產生膨化效果。
2擠壓膨化技術的特點
2.1改善實用品質,易于儲存
采用膨化技術可以使玉米、高粱這些原本含有較多纖維素、維生素的粗硬的組織結構變得膨松柔軟,在膨化過程中產生的美拉德反應又增加了食品的色、香、味。從而改善實用品質,使食品具有體輕、松脆、香味濃郁的*風味。
2.2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有害物質
擠壓過程是一個典型的高溫、高壓、短時過程,這使物料處理有限,因而在zui終產品中幾乎保留了原料中所有的營養成分。同時,高溫短時過程仍可減少象有害的酶和微生物一樣的不良產品因素[4]。
2.3原料適用性廣,產品種類多
可加工的原料品種繁多,不僅可以對谷物、薯類、豆類等糧食進行深加工,使粗糧細作,生產精美的小吃食品;而且還能加工果蔬、香料及一些動物蛋白。生產膨化小食品時,利用同一臺擠壓機只需改變原料及模頭,即可生產出形狀各異的產品。
2.4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國外大型雙螺桿擠壓機每小時的生產能力達數十噸,且操作簡便。與傳統的蒸煮方法相比,用現代擠壓膨化技術加工產品,在時耗、能耗、勞動力、占用廠房等方面都有明顯降低。
2.5浪費少、無廢棄物
用淀粉釀酒、制飭糖時,原料經膨化后,其利用率達98℅以上,出糖率提高12℅,出酒率提高20℅[1]。此外,一般來說,除了開機和停機時需要少量原料作引子外,整個生產過程中幾乎無廢棄物排出,不存在原料浪費現象。
3擠壓膨化設備
擠壓機是從簡單的成型機發展而來的,起初只是用于塑料工業,后來逐漸應用于食品及其它行業。目前使用的擠壓機主要為螺桿式擠壓機,按結構可分為單螺桿和雙螺桿兩種類型。單螺桿擠壓機靠一個從細漸粗、螺距從寬漸窄的螺桿推進物料。目前我國生產的單螺桿擠壓機基本上采用螺紋高度較淺的螺桿,轉速為300~400r/min,它可產生高磨檫和高剪切力,谷物原料在機筒內停留的時間僅為10~20s,物料在出模前的溫度高達130~140℃。雙螺桿擠壓機有一對相互連續嚙合的反向或同向旋轉的螺桿,靠正移位原理強制輸送物料。在物料輸送過程中很少形成壓力回流,可使局部壓力急劇升高,加快膨化過程,獲得高產量。單雙螺桿擠壓機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特點及比較見下表1和表2[5,6]
表1單雙螺桿擠壓機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特點
單螺桿擠壓機雙螺桿擠壓機
溫度壓力不易控制可控制恒溫、恒壓
只能膨化具有一定粒度、脂肪含量低的谷物可以各種谷物為原料,并加入6℅的油脂進行膨化
易產生倒粉現象不易產生倒粉現象
膨化前不易調味,必須在膨化產品的表面噴灑調味液或調味料可以在膨化前或膨化過程中調整各種風味,可加入奶粉、蛋粉、糖粉或其它調味料。一次加工成型,也可進行成分分離
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要更換易損件不易損件
物料易黏附螺桿具有自身排清功能
加工的產品為各種膨化食品、速溶谷物粉、鍋巴類小食品等加工的產品為蝦球、麥圈等各種膨化食品、高蛋白米粉、速食掛面、膨化餅干、面包干等
表2單雙螺桿擠壓機主要區別
項目單螺桿擠壓機雙螺桿擠壓機
輸送機理借螺桿與物料、物料與機筒內壁的磨擦,物料需填滿機筒靠正移位原理輸送物料,可在部分裝填料的情況下輸送物料
主要能量供應靠內磨檫靠機筒供熱
生產能力取決于物料中的水分、脂肪含量和工作壓力與左列因素無關,螺桿直徑越大,產量越大
能耗900~15000KJ/kg400~600KJ/kg
熱分布不均勻均勻
剪切力高低
制造成本低高
脫氣困難容易
混合
要求原料水分差
10~30℅好
5~95℅
4擠壓膨化的工藝流程
擠壓膨化食品的生產工藝如下所示:原物料→去皮→粉碎→混合(濕潤)調理→輸送
→喂料→擠壓蒸煮、膨化→整形、切割→烘烤→噴油、調味→包裝。
4.1粉碎
為使原料混合均勻、擠壓蒸煮時淀粉充分糊化有利于膨化,各物料(玉米應先除去皮和胚芽)粉碎至30~40目顆粒大小,雙螺桿擠壓機的用料粉碎至60目以上。
4.2混合調理
將不同的原料及輔料按一定比例在加濕機中混合均勻,根據氣候和環境溫度、濕度的不同確定水量的多少,混合后的原料水分控制在13%~18%。
4.3擠壓膨化
擠壓膨化是整個流程的關鍵,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感和口感。影響擠壓膨化的變量較多,物料的水分含量、擠壓過程中的溫度、壓力、螺桿轉速、原料的種類及其配比等,一般來說物料水分13%~18%之間,擠壓溫度120~160℃左右,擠壓腔壓力0.5~1MPa,螺轉速800~1000r/min,物料在擠壓機內停留時間為10~20s[7,8]。直淀粉含量低的原料,膨化后產品的α度高,膨化效果較佳。物料中蛋白質及脂肪含量不同也對膨化質量產生影響,蛋白質含量高的物料擠壓時膨化程度低;脂肪含量超過10%時,會影響到產品的膨化率,而一定量的脂肪可改善產品的質構和風味。不同類型和型號的擠壓機,其擠壓膨化的*工藝參數也有所不同。
4.4整形、切割
膨化物料從模孔擠出后,由緊貼模孔的旋轉*切割成形或經牽引至整形機,經輥壓成形后,由切刀切成長度一致、粗細厚度均勻的卷、餅等膨化半成品。
4.5烘烤
擠壓出來的半成品水分較高,需經帶式輸送機送入隧道式烤爐作進一步烘烤,使水分低于
5%,以延長保質期,同時烘烤后產生一種特殊的香味,提高品質。
4.6調味
在旋轉式調味機中進行。將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植物油和奶油加溫至80℃左右,通過霧狀噴頭使油均勻地噴灑在隨調味機旋轉而翻滾的物料表面。噴油的目的一是為了改善口感;二是為了使物料容易沾粘調味料。隨后噴灑調味料,經裝有螺桿推進器的噴粉機將粉末狀調味料均勻灑在不斷滾動的物料表面,即得成品。為防止受潮,保證酥脆,調味后的產品應即時包裝。
5擠壓膨化技術的多領域應用
5.1在休閑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膨化食品是將擠壓技術應用于食品加工中zui先獲得成功的產品。以大米、玉米等谷物類及薯類為主要原料,經擠壓蒸煮后膨化成型成為疏松多孔狀產品,再經烘烤脫水或油炸后,在表面噴涂一層美味可口的調味料,玉米果、膨化蝦條等即屬這一類。另一類為膨化夾心小吃食品,是通過共擠壓膨化制成,即谷物類物料在擠壓后形成中空的管狀物,將蛋黃粉、糖粉、奶粉、調味料、香料等各種配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后,經充分攪拌混勻成為具有較好流動性的夾心料,通過夾心泵及共擠出模具,在膨化物擠出的同時將餡料注入管狀物中間,經此道工序加工的膨化夾心小食品,口感酥脆,風味隨夾心餡的改變而具多樣性,可通過改變其中的夾心料的配方,加工出各種營養強化食品、功能食品。
5.2在油脂浸出中的應用
對于高含油油料作物來說,油料在脫殼(皮)后,先經擠壓膨化機處理,預先擠出部分油脂,并形成一定結構的料粒再進行浸出,是一項比較理想的新技術。目前在美國、巴西、印度、瑞士等國家均有擠壓膨化機生產廠家,其中以美國安得森(ANDERSONIntrntionlCorp)生產的帶預榨的、用于處理高含油料的擠壓膨化機尤為引人注目。據報道,其產量已高達300t/D[9]。
另外,膨化機的發明和其在油料坯片溶劑浸出工藝中的應用*地增加了溶劑浸出工藝的效率。梁平等人已經在大豆和棉籽坯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膨化機內坯片受一系列的斷續螺旋的擠壓和突出于機筒的固定螺栓的揉搓,使得更多的油細胞破裂。在坯片被搗碎的同時,蒸汽被注入含有坯片的機筒內,坯片在筒內蒸煮15~20s。經過蒸煮改變了坯片的蛋白特性,使之更為柔軟。同時,當蒸汽進入機筒并與坯片混合,機筒內部的壓力將蒸汽從氣相變為液相,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該熱量在膨化機內產生有效的蒸煮作用,并且液體滲透坯片,充分的使坯片得以滲透。另外,油料坯片在獲得*蒸煮后,有膨化機出料口釋放出來,由于壓力驟然降低,坯片內的水分會立即由液相變為氣相。當液體變為氣體,會把周圍的熱量吸收過來,這樣使蛋白冷卻并產生剛硬的,多孔的蛋白結構,這種蛋白的膨脹
5.3擠壓膨化技術在抗性淀粉制備中的應用
將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制備的預處理中,是由于在抗性淀粉的制備過程中,擠壓膨化起到預糊化的作用,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度。已有資料報道,淀粉經擠壓膨化后處理后,其糊化度能達到90%以上,而傳統工藝糊化率僅為80~90%。只有使淀粉*糊化,才能使*與普魚蘭酶對其充分作用,生成一定長度的直鏈淀粉分子,通過調節酶的作用條件,從而可提高抗性淀粉的得率[11]。
5.4擠壓膨化技術在膨化玉米粉生產冰激凌中的應用
玉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并含有人體必需的賴氨酸和*等。過去人們在利用玉米做飲料和冰激凌時,通常要經過粉碎、磨漿、糊化等多道前處理工序,工藝復雜、費時。大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金芳研究使用擠壓膨化機處理物料,使其由高溫高壓下突然降至常溫常壓,經瞬間將玉米粉膨化成海綿狀,淀粉高度α化。使淀粉、蛋白質成分發生降解;糊精、還原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增加。水溶性增強,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口感香酥,代替淀粉添加到冰激凌原料中,可制成具有烤玉米風味的冰激凌[12]。
5.5在組織化植物蛋白生產上的應用
組織化植物蛋白的生產是利用含植物蛋白較高(50%左右)的原料,如大豆、棉籽等,通過擠壓、剪切作用后,蛋白質分子的三級結構被破壞,形成相對呈線性的蛋白質分子鏈,在一定的溫度和水分下,由于受到較高剪切力和螺桿定向流動的作用,當被擠壓經過模具出口時,蛋白質分子成為類似纖維狀的結構。植物蛋白經組織化后,改善了口感和彈性,擴大了使用范圍,提高了營養價值與動物蛋白相比,具有價格低,不含*,保質期長,易著色、易增香添味,可制成多種不同的食品。可添加于肉食原料中,作為肉類填充料,或者代替肉、魚、禽類制成仿肉類食品。美國已將這類肉類補充品加入到漢堡牛排、肉糕、三明治中,在漢堡牛排中替代肉類的加入量高達30%[13]。
5.6擠壓膨化技術在開發保健混合粉中的應用
黑米、薏米、蕎麥粉為原料,這幾種物料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但由于其質地堅硬,正常的蒸煮難以糊化,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必須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擠壓膨化技術是理想方法。此外,由于每種原料的各種營養成分分布是不均勻的,往往滿足不了人們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郝彥玲等人將這幾種原料配合后進行膨化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混合粉,并得到了*的工藝參數雙螺桿擠壓機對混合物料(黑米∶薏米∶蕎麥粉=60%∶15%∶25%)膨化的*工藝參數為:水分含量16%,螺桿轉速100r/min,擠壓溫度170℃,糊化度可達90.6%[14]。此混合粉是預糊化淀粉,可直接食用或作為輔料應用于食品工業,如主食品饅頭、餃子、面包等。
5.7擠壓膨化技術在生產醬油中的應用
一般的醬油釀造用脫脂加工大豆,經過蒸煮蛋白質變性,在蒸煮過程中由于鍋爐蒸汽負荷變動,加之原料顆粒厚薄不勻,雖保持一定溫度蒸煮,但蒸煮過的脫脂加工大豆各粒子的氮變性程度不同,實際上是變性適度,過度和不足的蛋白混合物,因而制成醬油氮利用率低,醬油有氮性混濁。東北農大徐沖等人將擠壓膨化技術應用于醬油生產中對部分醬油原料經膨化處理,使原料中蛋白質成為彈性良好的海綿狀組織,有利于細菌菌絲向原料內部生長,故曲中蛋白酶和*含量比常規法高,能大幅度地提高原料的全氮利用率[15]。其優點是無需將全部原料制成曲,從而簡化了制曲工藝,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更主要的是節約了釀造用糧。
5.8在其它方面的應用
擠壓膨化技術除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釀造、油脂浸出、保健品等領域外,在飼料、醫藥、建筑等行業的應用也有報道[16]。用膨化粉粉末直接做壓片的輔料,具有填充劑、粘合劑、崩解劑的性質。膨化粉可壓性良好,為沸騰法一次制粒提供了新的原料。膨化粉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有利于大規模生產,可代替淀粉制藥。另外,利用擠壓膨化機作反應器對淀粉進行深加工,制備磷酸酯淀粉、羧甲基淀粉,作為建筑業墻體粉刷的粘合劑。隨著對擠壓膨化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為擠壓膨化技術在眾多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擠壓膨化技術是一種節能、保鮮、提高原料利用率及生產效率的新型加工技術,在許多領域已經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6擠壓膨化技術的發展前景
食品加工的一個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食品資源和開拓新的原料來源來開發各種各樣受人們歡迎的食品。膨化技術的出現可以說為谷物類、淀粉類等這些我們稱之為粗糧類的原料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途徑。而且,膨化食品一般都需經調味處理,因此膨化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必將帶動調味料工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帶動薄膜等包裝技術的發展。另外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出現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擠壓膨化技術及其設備也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生產更受人們歡迎的低油、保健和天然食品。如低溫、超低溫膨化技術、化學膨化技術、超聲膨化技術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應用于實踐;而微波膨化技術、烘焙膨化技術作為新型膨化技術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并逐步在生產中得到應用。據報道,以淀粉為主要原料,配以9%的玉米分離蛋白、1.5%的棕櫚油,在含水量50%的條件下,用500W、2450MHz微波輻射兩分鐘可獲得良好的原料膨化食品[17]。真空油炸膨化技術對于改善食品的品質、降低油脂的劣化程度有很大的意義。若在真空度20mmHg、有溫100℃下進行油炸,這時在60℃下便產生水蒸氣;若油炸時采用80~120℃,則原料中的水分可充分蒸發,水蒸發時使體積顯著膨脹[18]。采用真空油炸的制得的產品除有顯著的膨化效果外,油炸時間有也相對縮短。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擠壓膨化技術生產膨化食品以及擠壓膨化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在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擠壓膨化技術、微波膨化技術、烘焙膨化技術等都將是膨化技術的發展方向;真空油炸膨化技術則是保持油炸膨化技術生命力的一種有效的改良方法。進行膨化理論和技術的研究,開拓新的原料來源、開發新型擠壓膨化設備、擠壓膨化技術和其他食品加工技術的有機結合將是膨化技術發展的重點和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