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河北大宏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土的承載比(CBR)試驗與報告
土的承載比(CBR)試驗與報告
1 目的還使用范圍
1.1本試驗方法只適用于在規定的試筒內制件后,對各種土和路面基層、底基層材料進行承載比試驗
1.2 試樣的zui大粒徑宜控制在20mm以內,zui大不得超過40mm且含量不超過5%
2所需儀器設備
2.1 圓孔篩:孔徑40mm、20mm及5mm各1個
2.2 試筒:內徑152mm高170mm的金屬圓筒;套環50mm;筒內墊塊,直徑151mm、高50mm;夯擊底板,同擊實儀供應商河北大宏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2.3 夯錘和導管:夯錘的地面直徑50mm,總質量4.5Kg。夯錘在導管內的總行程為450mm,夯錘的形式和尺寸與重型擊實試驗法所用的相同
2.4 貫入桿,端面直徑50mm、長約100mm的金屬柱
2.5路面材料強度儀或其他載荷裝置:能量不小于50KN,能調節貫入速度至每分鐘貫入1mm,可采用測力計式
2.6百分表3個
2.7 試件上的多孔板
2.8 多空底板
2.9 測膨脹量時支撐百分表的架子。或采用壓力傳感器測試
2.10荷載板:直徑150mm,中心孔眼直徑52mm,每塊質量1.25Kg,共4塊,并沿直徑為兩個半圓塊
2.11 水槽:侵泡試件用,槽內水面應高出試件頂面25mm
2.12其他:臺秤,感量為試件用量的0.1%;拌和盤、直尺、濾紙、脫模器等與擊實試驗相同
3 試樣
將具有代表性的風干試料(必要時可在50oC烘箱內烘干),用木碾搗碎,但應盡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單個顆粒破碎。土團均應搗碎到通過50mm的篩孔。
采取有代表性的試料50Kg,用40mm篩篩除大于40mm的顆粒,并記錄超尺寸顆粒的百分數。將已過篩的試料按四分法取出約25Kg。再用四分法將取出的試料分成4份,每份質量6Kg,供擊實試驗和制試件之用。
在預定做擊實試驗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試料測定其風干含水率。測定含水率用的試樣數量可參照下表測定含水率用試樣的數量
zui大粒徑(mm)試驗質量(g)個數<5約5約20約4015~20約50約250約5002111
土的承載比(CBR)試驗步驟
4.1稱試筒本事質量(m1),將試筒固定在底板上,將墊塊放入筒內,并在墊塊上方一張濾紙,按上套環。
4.2將試料按下表規定的層數和每層擊數進行擊實,求試料的zui大干密度和*含水率
試驗方法類別錘底直徑錘質量落高試筒尺寸試樣尺寸層數每層擊數擊實功zui大粒徑內徑高高度體積輕型1~152.5301012.712.7997327598.2201~252.53015.217122177359598.240重型2~154.5451012.712.79973272687202~254.54515.217122177398267740
4.3 將其余3份試料,按*含水率備制3個試件。將一份試料平鋪于金屬盤內,按事先計算得的該份試料應加的水量(可按以下公式)均勻的噴灑在試料上 式中:mw―所需的加水量(g)
mi―含水率wi時土樣的質量(g)
wi―土樣原有含水率(%)
w―要求達到的含水率(%)
用小鏟將試料充分拌和到均勻狀態,然后裝入密閉容器或塑料口袋侵潤備用
侵潤時間:重黏土不得少于24h,輕黏土可縮短到12h,砂土可縮短到1h,天然沙礫可縮短到2h左右
制每個時間時候,都要取樣測定試料的含水率
4.4 將試筒放在堅硬的地面上,取備好的試樣分3次倒入筒內(視zui大粒徑而定),每層需試樣1700g左右(其量應使擊實后的試樣高出1/3筒高1~2mm)整平表面并稍加壓緊,然后按規定的擊數進行*層試樣的擊實,擊實時錘應自由垂直落下,錘跡必須均勻分部在試樣面上。*層擊實完后,將試樣層面“拉毛”,然后再裝入套筒,重復上述法進行其余每層試樣的擊實。大試筒擊實后,試樣不宜高出筒高10mm。
4.5 卸下套環,用直刮沿試筒頂修平擊實的試件,表面不平整處用細料修補。取出墊塊,稱試筒和試件的質量m2
4.6 泡水測膨脹量的步驟如下:
4.6.1 在試件制成后,屏風,取下試件頂面的破殘濾紙,放一張好濾紙,棉紗,并在其上安裝附有調節桿的多孔板,在多孔板上加4快荷載板。
4.6.2 將試筒與多孔板儀器放入槽內(先不放水),并用拉桿將模具拉緊,安裝百分表,并讀取初讀數。
4.6.3 向水槽內放水,使水自由進到試件的頂部和底部。在泡水期間,槽內水面應保持在試件頂面以上大約25mm。通常試件要泡水4晝夜。
4.6.4 泡水終了時,讀取試件上百分表的終讀數,并用下式計算膨脹量:
4.6.5 從水槽中取出試件,倒出試件頂面的水,靜置15min,讓其排水,然后卸去附加荷載和多孔板、底板和濾紙,并稱量m3,以計算試件的濕度和密度的變化。
4.7 貫入試驗
4.7.1 將泡水試驗終了的試件放到路面材料強度試驗儀的升降臺上,調整偏球座,對準、整平并使貫入桿與試件頂面全面接觸,在貫入桿周圍放置4快荷載板
4.7.2 先在貫入桿上施加45N荷載,然后將測力和測變形的百分表指針均調至整數,并記讀起始讀數。
4.7.3 加荷使貫入桿以1~1.25mm/min的速度壓入試件,同時測記三個百分表的讀數。記錄測力計內百分表某些整數(如20、40、60)時的貫入量,并注意使貫入量為250×10-2mm時,能有5個以上的讀數。因此,測力計內的*讀數應是貫入量30×10-2mm左右。
5 結果整理
5.1 以單位壓力(p)為橫坐標,貫入(l)為縱坐標,繪制p―l關系曲線,
5.2 一般采用貫入量為2.5mm時的單位壓力與標準壓力之比作為材料的承載比(CBR)
式中:CBR―承載比(%),計算至0.1
P―單位壓力同時計算貫入量為5mm時的承載比:如貫入量為5mm時的承載比大于2.5mm時的承載比,則試驗應重做。如結果仍然如此,則采用5mm時的承載比。
5.3試件的濕密度用下式計算:
式中:ρ―試件的濕密度
m2―試筒和試件的合質量
m1―試筒的質量
2177―試筒的容積
5.4 試件的干密度用下式計算:
式中:ρd―試件的干密度
w―試件的含水率
5.5 泡水后試件的吸水量按下式計算:
Wa=m3-m2
式中:wa―泡水后試件的吸水量
m3―泡水后試筒和試件的合質量
m2―試筒和試件的合質量
5.6本試驗記錄格式如下
5.7精密度和允許差
如根據3個平行試驗結果計算得的承載比變異系數Cv大于12%,則去掉一個偏離大的值,取其余兩個結果的平均值。如Cv小于12%,且3個平行試驗結果計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濾紙,則取3個結果的平均值。如3個試驗結果計算的干密度偏差超過0.03g/cm3,則去掉一個偏離大的值,取其兩個結果的平均值。
承載比小于100,相對偏差不大于5%;承載比大于100,相對偏差不大于10%
土的承載比(CBR)試驗報告
6.1材料的顆粒組成、*含水率(%)和zui大干密度(g/cm3)。
6.2材料的承載比(%)
6.3材料的膨脹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食品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