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玉米粉?
2011/6/16 11:06:07 來源:四川日報
一碗玉米糊又香又細滑,另一碗口感粗糙且顏色暗
兩碗玉米糊擺在記者面前,一碗又香又細滑、色澤黃艷艷,另一碗口感粗糙且顏色較暗,到底該選哪一碗呢?
“該選粗糙的玉米糊,那才是玉米粗糧的本色。”營養師劉青山向記者給出答案。
營養師劉青山還有一個身份,是成都昌盛鴻笙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是一家年產值上億元的食品加工企業,它的目標是做成中國粗糧食品的品牌。6月15日,劉青山代表鴻笙公司,以四川農產品加工領軍企業的身份,向全省食品企業發出食品安全倡議做有責任感的食品企業,產品中決不濫用添加劑,不能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風險。
錯覺:我們都買好看的
為了消除一些關于食品安全的誤解,劉青山拿兩袋玉米粉舉起了例子:其中一袋玉米粉剛打開包裝袋,在場的眾多媒體的記者和參觀人員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就是這個味道,我每次去超市都買這種香味比較濃的,好吃。”有位記者這樣說。他打開另外一袋玉米粉遞給本報記者,它聞不到任何的香味,視覺上也不如前者精細、色澤好。
緊接著,他把兩袋玉米粉分別倒進兩個小碗里,再倒上開水攪拌,“你們看,這兩碗玉米糊顏色明顯不一樣,一碗色澤較黃,一碗暗淡。”從這兩個碗中倒出的稀湯也不一樣:一個有漂浮物,一個沒有。
劉青山就此跟大家細細解釋,色澤“不好”的這碗玉米粉,倒入開水攪拌時會結“疙瘩”,比較濃稠,還有一股玉米本身的香味。而另一碗玉米粉很快就溶于水,色澤非常好,香味四溢,“這可能是玉米粉里加了米粉、速溶劑、香精和檸檬黃。”
“其實我們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有很多誤區,認為越香、越好看,越精細就越好。”劉青山說,前段時間的“染色饅頭”也有這些特點,其實這反而可能是不安全的食品。
辨識:一聞二看三試吃
那么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怎樣才能辨別食品的真偽、優劣呢?劉青山說:“其實很簡單,針對一般的食品,聞和看就可以了。”
“聞”就是指聞食品的自然香味,如果香味特別濃,沒打開袋子就聞得到,“這樣的食品可能就含有香精,包裝袋也可能漏氣了,食品不太安全。”
“看”是指看食品的外觀,“如果顏色太過鮮艷或明顯不正常,這樣的食品可能含有色素。”
還可以試吃一下,“好選擇和食物的自然味道差異不大的食品。”
除此以外,消費者還要學會看食品成分。劉青山說,有些標了一個“純”字的食品其實并不純。他拿手中的玉米粉舉例,“包裝袋背面的成分標注中,還有大米和其他成分,這就不是純正的玉米粉。”
劉青山告訴記者,之所以教大家這些辨別食品的方法,是基于一個食品生產者的社會責任感,“維護公共食品安全,生產商責無旁貸,要把好道關。即使在市場競爭和成本的巨大壓力下,也絕不濫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