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志剛
4月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漫山遍野的梨花如云似雪。在延邊和龍市、龍井市等主要梨產區,一年一度的“延邊梨花節”拉開帷幕。這場以花為媒、以果為魂的春日盛會,不僅吸引著八方游客踏春賞花,更將延邊凍梨這一東北傳統美食推至聚光燈下。
延邊地處長白山腹地,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是我國優質梨的核心產區之一。每年4月中下旬,延邊近百萬畝梨園進入盛花期,其中以蘋果梨、南果梨等耐寒品種為主。這些梨樹不僅承載著春日的美景,更是制作凍梨的核心原料來源。
龍井市地處北緯42°的黃金種植帶,年均氣溫5.8℃、長達160天的無霜期,賦予當地蘋果梨最適宜的成長環境。全市梨樹種植面積達4.2萬畝,其中百年以上古梨樹超300棵,最年長者已守護這片土地127年。
據龍井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當地凍梨原料果年產量約5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8%,其中“龍井凍梨”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突破1.2億元。據介紹,延邊凍梨的獨特口感,靠的是“兩季之功”——春天的梨花決定了梨的品質、冬天的嚴寒成就了凍梨的甜糯。延邊凍梨的制作需選用晚熟梨種,經秋季采摘后,在零下20℃的自然環境中反復“緩凍”,讓梨肉中的水分凝成細密冰晶,糖分充分濃縮,最終形成黝黑表皮、琥珀色果肉、入口即化的獨特風味。
春天的梨花品質直接決定冬季凍梨的口感。在梨花節非遺展區,吉林省級非遺“龍井凍梨制作技藝”傳承人李美蘭向記者介紹:“我們只選樹齡30年以上的老梨樹果實,經秋霜‘打過’后的梨糖度達14%以上,再經三凍三化的‘冷煉’工藝,才能成就凍梨的綿密甘甜。”
在龍井工業集中區的現代化凍梨加工廠,傳統智慧與科技正深度融合。流水線上,梨果經光譜
分選機精準測定糖度,真空鎖鮮包裝讓凍梨保質期延長至18個月。而地窖深處,仍保留著數十個傳統松木窖藏柜,柜內恒溫、恒濕環境,并延用了傳統工藝。“機器凍梨效率高,但老窖藏的凍梨多了一層木香,這是顧客們肯花3倍價錢預訂的秘密。”該廠長介紹說。
“過去游客春天看花,冬天吃梨,現在春天就能把凍梨帶回家。”延邊州文旅局負責人介紹,依托梨花節,當地推出“春訂凍梨”預售模式,游客在梨園賞花時掃碼下單,冬季梨果成熟后直接冷鏈配送到家。這種“花期預售+凍梨定制”的產銷模式,已帶動周邊2000余戶果農增收。
與此同時,延邊凍梨產業鏈不斷延伸。在龍井工業園區的凍梨深加工車間,一顆顆凍梨經過解凍、去核、打漿后,變身梨膏、梨酒、梨凍干等高附加值產品,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凍梨是延邊農業現代化轉型的縮影,延邊通過“梨花節+凍梨產業”的文旅農融合模式,實現了從單一賞花經濟到全產業鏈發展的跨越。未來,延邊將進一步挖掘凍梨文化,比如開發凍梨制作體驗游、凍梨主題民宿,讓傳統技藝真正“活”在當下。
梨花紛飛中,延邊人正書寫著“一朵花”與“一顆梨”的共生故事。本屆梨花節將持續至5月初,期間還將舉辦凍梨品鑒大賽、梨園攝影展等系列活動。
《中國食品報》(2025年04月15日08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