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廣州藍莓進入了豐收時節。走進藍莓種植基地,一顆顆晶瑩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果香。在現代農業技術的賦能下,這些新鮮的藍莓通過自動化分揀設備,以最快速度分級、包裝,再迅速送往周邊城市的水果批發市場和超市,搶占“鮮”機。
當前,藍莓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期,消費者對于高品質、標準化的新鮮水果需求日益提升,推動了藍莓產業鏈的不斷升級。自動分揀設備作為食品機械領域的重要一環,正成為提高藍莓產后處理效率、保障水果質量、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市場需求日趨旺盛,分揀設備迎來廣闊空間
藍莓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口感,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國內藍莓消費市場迅猛發展,產業規模快速擴張。據《中國藍莓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藍莓種植面積已超過60萬畝,產量突破30萬噸,產值更是超過100億元。
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是藍莓產業對自動化、智能化加工設備的迫切需求。傳統的人工分揀方式存在著分揀效率低、標準化程度不足、勞動成本高、分揀精度難以保障等諸多問題,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節奏。而自動分揀設備的應用,不僅可以顯著提升分揀效率,更能確保水果的品質穩定性,精準滿足消費者的品質需求。
以廣州為例,每年3月至5月的藍莓上市高峰期,果農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分揀、包裝、運輸。自動分揀設備的引進,有效緩解了集中上市期勞動力短缺的難題,推動了藍莓產業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
技術創新助推產業升級,智能分揀設備引領潮流
藍莓自動分揀設備主要通過
機器視覺、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對果實進行快速檢測、分類。現代化的藍莓分揀設備在技術上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呈現出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的特點。
一是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
藍莓分揀過程中,機器視覺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高速攝像頭對藍莓進行全方位掃描,捕捉果實的顏色、大小、形狀、表皮完整性等多種指標。設備再根據預先設定的分級標準,精準地對果實進行等級分類。例如,通過視覺識別技術,一臺設備每分鐘可完成數百甚至上千顆藍莓的精準檢測,遠超人工效率。
二是人工智能算法精準賦能。
在傳統機器視覺技術基礎上,人工智能算法進一步提升了分揀精準度。AI算法可以根據大量樣本數據自主學習,不斷優化分揀標準,甚至能實時檢測果實細微瑕疵,如果實表面的斑點、破損或成熟度不足的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人工失誤率。此外,通過大數據分析,設備還能實時向種植基地反饋果實品質信息,幫助果農優化種植管理,形成生產與加工的良性閉環。
三是自動化控制提升效率。
現代藍莓分揀設備大多實現了自動進料、分揀、輸送、包裝的全流程無人化操作。通過自動化傳送帶、精準氣動控制、機械手臂等設備聯動,實現藍莓全自動化處理,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分揀速度。一套先進的自動分揀設備每小時可處理數百公斤甚至數噸藍莓,使生產效率倍增。
分類多樣,適配不同市場需求
藍莓自動分揀設備按技術特點及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重量分揀設備。
此類設備利用高精度稱重
傳感器,對每顆藍莓進行重量測量,以不同重量區間進行等級分類,適用于超市、連鎖門店對統一規格的要求。
二是視覺品質分揀設備。
通過機器視覺及AI算法對藍莓果實的顏色、尺寸、瑕疵、成熟度等多維度評估,快速精準地實現高品質水果的篩選,廣泛應用于高端超市及出口貿易。
三是復合式智能分揀設備。
將重量與視覺檢測技術相結合,實現全方位、多指標綜合評價,是目前市場上先進、應用前景最廣闊的設備類型。廣州藍莓基地應用的正是此類設備,滿足了快速分級、多維評估的高標準要求。
多地產業實踐,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
在廣州,借助自動分揀設備,藍莓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大幅縮短,實現了“朝摘夕售”,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更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度的極致追求。而在山東煙臺、遼寧丹東、云南昆明等藍莓主產區,自動分揀設備的應用也已日趨普遍。設備普及不僅為藍莓產業賦能,也為蘋果、櫻桃、草莓、葡萄等水果產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示范,推動了各地農業產業現代化升級。
例如,山東煙臺櫻桃產業通過引進智能分揀設備,精確分級后產品售價較傳統人工分揀產品提高近30%,顯著提升了產業的綜合競爭力;云南昆明通過智能化設備提高鮮切花的處理效率與保鮮品質,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充分體現出食品機械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廣州藍莓搶“鮮”上市的背后,是食品機械行業持續創新發展的縮影。自動分揀設備以其高效能、高精度、智能化的優勢,成為推動藍莓產業和水果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未來,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突破、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食品機械特別是自動分揀設備,將在助力農業現代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鄉村振興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堅實支撐。
文章數據來源:艾媒咨詢、中國企業家日報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