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中市通江縣圍繞市委“5+2+3”產業體系,聚焦食品飲料產業,錨定食用菌產業賽道,引進優質企業、培育經營主體、強化技術研發,全力打造以通江銀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集群,先后推出食品、醫藥、保健等百余種優質產品,全方位推動食品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新場鎮,一排排標準化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菌壟整理得疏松平整,來自縣銀科所的技術人員正在為村民仔細講解冬季羊肚菌管護技術。
“通江冬季氣溫一般維持在10°C左右,土壤肥沃,且多以泥夾沙為主,非常適宜羊肚菌的生長和種植。今年,全縣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羊肚菌約為7000畝,已經搭建耳棚有4萬余個,預計到2月底就可以采摘到第一批羊肚菌。”巴中市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侯華表示。
近年來,通江緊緊圍繞“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布局,大力發展銀耳 (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通過“糧油+食用菌”輪作種植模式已發展銀耳、羊肚菌等食用菌面積達7500畝,較往年新增700畝,總產值達7.5億元。
為把特色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江堅持以工業化思維改造傳統農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為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如今,裕德源、祥云銀朵、潤生堂、芊菇生物、未來生物等企業已聚鏈成群,蓬勃發展。通江銀耳已滲透到多個產業,銀耳酒、銀耳面膜、銀耳羹、銀耳蜂蜜飲料、銀耳掛面等一系列和銀耳有關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在春在食品醫藥產業園內的通江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師傅正在對精選出來的銀耳進行清洗、罐裝、高溫蒸煮,各項工序依次進行。面對年末的大量訂單需求,未來生物公司全力保障生產力度不減,在做好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開足馬力趕訂單,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
“年關將近,我們的訂單大量增加,我們的產量隨之增加40%,目前蜂蜜水、銀耳羹、銀耳露等五條生產線全部啟動生產,日產量達到3萬份左右。”通江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龔克明介紹道。
隨著通江銀耳這張“金名片”沖出大山,近年來,一大批以通江銀耳(食用菌)深加工的大項目不斷在通江落地開花,生產的產品遠銷海內外。
“我們正在裝車的這批海鮮菇是準備發往柬埔寨、越南,總計45噸。我們打通了東南亞的銷售渠道,目前每個月都有70多噸的海鮮菇銷往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倉主管譚弟坤說道。
“外包發貨車間有工人30多名,每天確保發貨3000余件,貨物發往深圳、廣東、湖南等各省市,現在訂單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四川誠卡魔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俊全說道。
特色產品遠銷海內外,產業鏈不斷延伸升級。近年來,通江縣始終堅持立足資源稟賦,緊緊圍繞通江銀耳(食用菌)產業,做好“農頭工尾”文章,大力推進食用菌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建設和品牌創建,加速培育和形成食品飲料產業新質生產力。截至目前,全縣規模以上食品飲料企業共26家,2024年全年實現產值同比增長8.6%,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6.4%。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