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加快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揚州是江蘇省內江北最大的產茶區,茶產業是我市丘陵地區重要的農業特色產業。揚州茶以名優綠茶為主,主打的“綠楊春”品牌已歷經30余年發展,成為揚州茶名片,是推動揚州名茶品牌建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但對標打造國內一線茶葉品牌的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為推動我市茶產業提檔升級,提升茶產業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茶品牌影響力和經營效益,進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在廣泛調研、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印發了我市《實施意見》。
二、《實施意見》的具體目標是什么?
《實施意見》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發展布局、建設任務和組織保障等方面內容。圍繞“質量立茶、品牌強茶、文化興茶”提出2026年、2030年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具體目標包括:做優生產基地,夯實產業基礎;擴大良種覆蓋,提升茶園質態;精進加工工藝,培強龍頭企業;加強品牌培育,擴大品牌影響;促進茶旅融合,完善產業鏈條。
三、《實施意見》的發展布局是什么?
依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地理分布,優化茶產業融合的發展理念,打造功能合理、運作高效、生態友好的發展要求,形成“二區、一帶、一中心”的發展格局。“二區”即名優茶葉核心區和產業輻射帶動區;“一帶”即茶旅融合休閑觀光帶;“一中心”即茶文化展示體驗中心。
四、《實施意見》的主要建設任務是什么?
圍繞目標任務,提出開展“五大工程”,15條建設任務。“五大工程”包括:固園強基工程,包括建設標準生態茶園、加強老舊茶園改造、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品質提升工程,包括選育擴繁茶樹良種、完善施行行業標準、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市場開拓工程,包括加快茶產品新質升級、創新產品包裝設計、拓寬新型消費模式;品牌建設工程,包括加強地標品牌保護、塑造地方品牌形象、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文旅助茶工程,包括建設茶文化展示高地、融入“揚州美食”文化、促進茶旅融合發展。
五、落實《實施意見》的主要舉措是什么?
(一)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政府領導、部門協同、地方主導、協會共建、企業參與”的工作機制,推進市各有關部門、各有關縣(市、區)政府、國企公司等多部門協調聯動,研究解決茶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做到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確保茶產業鏈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二)加大要素保障。強化土地保障,探索挖掘整合利用土地資源支撐茶園發展壯大。強化資金保障,市縣安排資金用于支持茶園建設、技術推廣、產品開發、品牌建設、融合發展。強化金融保險。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創新,設立茶樹種植及茶葉氣象指數保險等金融產品,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強化技術保障,加強與茶葉知名院所和專家團隊的合作。強化人才保障,實施茶產業“鄉土人才”培育工程,加強實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設,培育國家級大師,培養壯大新一代茶工匠、代表性非遺傳承人隊伍。
(三)加強宣傳發動。宣傳貫徹發展現代茶產業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產銷兩地聯動宣傳,將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介作為宣傳工作的重要平臺,把活動召集、新媒體宣傳、文藝精品創作等作為重要手段,打造出集互聯網、移動終端、報紙、電視、戶外、文藝作品于一體的多維立體宣傳模式,提升揚州茶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揚州茶產業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