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一直是夏季“頂流”水果之一,今年更是頻上熱搜。除了中熟晚熟品種大量上市,近期,還有熟睡10個月的凍眠荔枝也“突然蘇醒”,開始上市售賣。既然荔枝能“凍齡”保鮮,那么消費者是否可以趁著荔枝便宜的時候買多點,吃不完就凍點兒留著以后再吃?而被冷氣“凍”過的荔枝,怎么吃才更美味更安全?
自家凍和商家凍有區別
立夏剛過,天氣漸熱,又到了吃水果的好季節。荔枝是嶺南珍饈,因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
“新鮮荔枝即使放冰箱冷藏,沒幾天表皮顏色也會發黑、口感變差,如果冷凍起來,化凍后再吃口感反而還不錯。”經常冷凍荔枝的消費者邱女士認為,自家冷凍的荔枝和市面上的凍眠荔枝沒啥區別。
那么,自家凍的和商家凍的荔枝,到底有沒有區別呢?業內人士表示,常溫下荔枝一日色變、二日相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后色香味俱無,就算用冰箱冷藏,最多保存3—5天。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教授說,把荔枝放到-18℃的冰箱冷凍室,屬于緩凍。緩凍凍結速度較慢,一般需要超過30分鐘才能“凍透”(即食品中心溫度從-1℃降到-5℃),時間較長、凍結速度較慢,易使食品細胞內形成較大冰晶,刺破細胞,導致食物營養物質流失,從而影響荔枝的風味和品質。
而凍眠荔枝,則是借助一種叫作液氮超低溫冷凍鎖鮮的技術,以液氮為冷源,同時通過技術措施讓環境溫度迅速降到-196℃,從而顯著減緩荔枝的細胞代謝速度,讓荔枝迅速處于相對休眠狀態,凍眠荔枝也由此得名。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勤儒表示,此項技術核心要點是新鮮采摘的荔枝,立即進行快速預冷、減菌護色、精準包裝、速凍鎖鮮和凍藏保鮮等一系列處理,最大程度保護細胞組織,使其能夠實現周年儲存。
實驗數據顯示,超低溫速凍加工的荔枝,細胞結構留存率接近90%,所以營養物質丟失的情況相對較少,即使保存10個月,解凍開吃時仍色澤鮮紅、口感如初。相對而言,自己冷凍的荔枝因為凍結速率慢,解凍后汁液流失率高、顏色褐變快、營養成分損失相對較大。
梁勤儒表示,去年6月左右,運用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廣東保存了二三百噸新鮮采摘的荔枝,今年陸續投放市場,解凍食用時,凍眠荔枝色澤如新鮮荔枝般鮮紅、果肉依舊晶瑩剔透、營養品質能保持九成以上,滿足消費者四季享用新鮮荔枝的需求。
劉少偉說,自己凍荔枝,如果操作得法,比如選擇新鮮完整的荔枝、做好清洗干燥和分裝密封,短期內也能保鮮,半解凍時吃著還很清爽,但營養和風味物質會隨著時間變長而流失較多。
“讓凍眠荔枝‘凍齡’的,不是急速低溫,而是防腐劑、添加劑。”由于液氮超低溫冷凍鎖鮮技術屬于首次運用,因此,凍眠荔枝剛從市場上露頭兒,類似這樣的猜疑就沒斷過。
對此,劉少偉解釋說,在必要的時候,合法合規使用食品添加劑來給食品防腐保鮮,不會增加食品的安全風險。凍眠荔枝采用的是超低溫速凍的純物理手段,讓低溫迅速越過冰晶生成帶,減少荔枝細胞組織凍傷程度,減緩荔枝細胞代謝,同時也限制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從而達到長久保存效果,而這個過程根本不需要防腐劑和添加劑的參與。
劉少偉分析說,盡管從技術角度來看,凍眠荔枝本身安全性不需要置疑,但作為商業化的消費品,一方面,雖然冷凍可以延長荔枝保存時間,但冷凍環境下同樣可能存在一些耐寒型細菌,即使是在低溫條件下,這類細菌也能正常生長繁殖。所以,凍眠荔枝儲存超過10個月后,品質和營養價值可能逐漸失去“最佳狀態”。
另一方面,凍眠荔枝從“高科技冷庫”走到超市貨架,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必須嚴格控制在-18℃。消費者選購時應留心這些荔枝是否在-18℃環境中儲存陳列,同時買回家后也需要存放在家中冰箱的-18℃環境中,以保持其最佳狀態。如果是網購,一是要核實是否全程冷鏈運輸和投送;二是提前規劃好時間,盡量避免快遞在常溫下出現解凍。
解凍后最好2小時內吃完
目前,凍眠荔枝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于華北、東北等地。從消費端來看,凍眠荔枝的最大貢獻是解決了荔枝易腐難存和季節性強的短板,從而實現一年四季、天南地北均可食用。
“為了讓荔枝保持最好的口感,收到荔枝后需要及時包好放置冰箱-18℃冷凍儲藏。”業內人士提醒,凍眠荔枝在拿出解凍后,最好2小時內吃完,不能反復冷凍。
北京電力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崔軍表示,凍眠荔枝雖然能夠保留一定的營養價值與口感,但也需要盡快食用,不宜反復解凍食用。解凍后,若有荔枝出現酸味或者酒味口感,不宜食用。
從食用安全角度來看,劉少偉提醒,目前凍眠荔枝選取的多是果皮相對較厚的品種,且綜合開裂率一般控制在15%以內。但消費者食用時仍應注意果皮是否完好,表皮破損的荔枝,存在被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不少消費者認為半解凍的凍眠荔枝更有風味。對此,劉少偉分析認為,凍眠荔枝營養成分流失較少,和自己凍的荔枝不同,凍眠荔枝即使完全解凍,肉質也不會變得軟塌塌,而半解凍狀態下,荔枝水分和糖分含量穩定性依然較強,加之清涼的口感,所以讓消費者感覺風味更佳。
(本報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4年06月12日06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