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鴨綠江畔、黃海之濱遼寧省東港市的農業大棚內一派繁忙景象,草莓掛滿田壟,紅彤彤惹人喜愛。
東港市現擁有草莓專業合作社324家、家庭農場49家、草莓深加工企業42家,通過HACCP認證企業4家、億元規模以上企業4家。目前全市10萬余戶農民從事草莓生產,草莓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60%以上。
納入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后,東港草莓正在實現“接棒百年產業、跨入百億產值”戰略目標。品牌的打造和升值,使得東港草莓逐漸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和市場需求,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可觀的銷售額和出口數量,出口價格較高,利潤較為豐厚。保障草莓順利出口已成為了當地草莓種植戶的重要訴求。
“隨著草莓上市季的到來,我們將草莓陸續出口,得益于海關高效通關,當天采摘的草莓第二天早上就能擺上國外的超市貨架。”東港市草莓協會會長、圣野漿果專業合作社社長馬廷東表示,“當地草莓能夠‘走出去’,對于當地農民增收、草莓品牌打造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連海關所屬大東港海關堅持用好“浦江經驗”,以“四下基層”為抓手,優化對企服務,辦好利民實事,把農產品出口調查研究做到田間地頭,為轄區草莓特色農產品發展保駕護航。
大東港海關在調研中了解到,由于鮮草莓不易儲存,對保鮮和溫濕度有較高的要求,以前企業多以出口速凍草莓為主,出口市場單一,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不明顯,產品價格較鮮果相對低廉,對促進農民增收作用不明顯,東港草莓出口市場缺乏自有品牌的建設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差異化競爭優勢,難以建立穩定的市場份額和品牌認知度。此外,草莓鮮果的出口對海關通關時長和物流運輸有著較高的要求,部分中小型種植戶此前并未辦理過海關出口手續,對出口政策并不了解,亟需海關的政策指導和幫助。
對此,大東港海關抽調植物檢疫、企業備案注冊領域的青年業務骨干專家,赴東港市草莓協會、備案草莓種植場進一步開展專題調研,實地了解草莓種植戶存在的困難和迫切需求,現場講解出口相關政策,為種植戶出口草莓提供全流程指導。
為進一步助力擴大草莓出口,大東港海關積極發揮智慧海關建設優勢,依托國家級“農獸藥殘留及海洋生物毒素檢測”重點實驗室,不斷提高重點指標檢測效率,實現對草莓中300余項農藥殘留快速篩查,將檢測時長縮短到3.5個小時。同時,建立動植物檢疫專家“一對一”幫扶機制,為企業提供國內外相關政策指導和培訓,分析研判出口國的檢測、認證、農殘限量等技術法規和標準,助企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主動指導企業完善“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解決水果果園農藥使用、病蟲害監測防治、溯源管理等食品安全問題,強化衛生控制體系建設,保障出口草莓質量安全。此外,大東港海關還設立出口鮮草莓查檢綠色通道,實施“即報即檢、預約查驗”,積極推進屬地查檢系統試點應用,實現查檢環節“零延時、零等待”。
丹東草莓港企業人員姜仁剛表示,“大東港海關的綠色通道,保障了草莓的新鮮度,是最好的‘
保鮮劑’,我們本地的草莓成功走出了東港,走向了世界。”
大東港海關副關長滕艷霞表示:“我們將從解決企業群眾最關心的‘關鍵小事’入手,堅持聚焦民生實事‘答題’、緊盯急難愁盼‘解題’、圍繞改革發展‘破題’,接地氣、探實情、解民憂,持續提升監管效能,把調查研究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轄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東北全面振興的有效舉措。”(于子航、李延新/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