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海關總署主辦的“非關稅貿易措施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次論壇是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重要活動之一。
論壇上,巴彥淖爾籽仁類產品作為2023年度全國6個新建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之一,由市政府與海關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準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呼和浩特海關簽署《籽仁類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簽署共建協議》,標志著巴彥淖爾籽仁類產品評議基地正式設立,成為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家針對籽仁類產品領域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的基地。
技術性貿易措施是指世界貿易組織(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TBT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協定)所管轄的影響國際貨物貿易的技術措施的統稱,主要包括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等TBT措施,以及與食品安全、動植物衛生相關的SPS措施,是企業產品進入一國市場的必須遵循。巴彥淖爾籽仁類產品評議基地依托實體化展示中心和專業實驗室,以自有檢驗技術人員為基礎,持續搜集、跟蹤、研究解析國外籽仁類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深入開展風險預警、信息平臺建設等工作,并與有關行業協會、第三方研究檢測咨詢機構、企業開展合作,不斷優化專業團隊,全力打造融合法規、信息、檢驗檢測、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巴彥淖爾市具有籽仁類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的明顯區位優勢,全市年種植向日葵和各類籽仁面積400多萬畝,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種植基地和集散地,2014年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三批(籽仁)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河套向日葵”2020年入選國家級產業集群。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立足本地資源、放眼全球市場,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積極推進籽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目前基地內共有籽仁流通企業200多家,加工企業130多家,籽仁年交易量150多萬噸,年加工能力達80多萬噸,年銷售收入60多億元,籽仁類產品出口到中東、東盟和歐盟等“一帶一路”沿線40個國家和地區。
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是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和應用等工作的聯合平臺,通過開展信息收集、法規研究、措施評議、風險預警、咨詢服務、影響調查等工作,減輕或消除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對外貿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此次共建簽約將進一步提升籽仁類產品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風險應對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綜合實力,增強國際交涉應對的政策儲備,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標準,聚焦差距,補齊短板,促進質量提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