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西林縣古障村的村集體經濟油茶產業園里,漫山遍野的油茶樹在風中搖曳,園區庫棚前人頭攢動,不時傳來機械的轟鳴聲、人們的贊嘆聲,呈現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原來是該縣農機服務中心在舉辦油茶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班暨農機新機具新技術展示現場會。人工與機械對比試驗,推廣油茶生產機械化技術模式。
新機具展示現場
參加人員在觀摩油茶果剝殼機作業
“今年油茶樹開始掛果了,果樹管護得特別好,油茶果長勢喜人,引進機械化技術模式更是錦上添花。”古障村支部書記汪芋倫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無人機植保作業展示
據悉,西林縣山地面積廣闊,土層深厚,春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季無霜凍,具有種植油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21年,該縣在古障鎮古障村創建2316畝村集體經濟油茶示范園,20個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合資成立了廣西西林廿百園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支部聯建+公司+能人”模式,聘請油茶“種植能人”作為職業經理人負責油茶產業園日常管理。由于機械化水平低,近年來油茶生產面臨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經濟效益逐漸下滑、產業競爭力逐步降低等困境。
今年,西林縣農機中心爭取得廣西優勢特色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創新示范基地建設項目1個,在古障鎮村集體油茶產業園創建1000畝創新示范基地。通過引進軌道
運輸機20條(套)、植保無人機2臺、
田園管理機4臺、田間收集
搬運機1臺、動力噴霧機4臺、油茶果剝殼機1臺,解決油茶種植生產用工難、效率低問題;通過建設機耕道路網3.5公里,安裝山地軌道運輸機、購置運輸機械,解決肥料和油茶果運輸問題。農機優特項目資金的注入,讓油茶基地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西林縣農機服務中心副主任韋祺介紹:“今天我們組織了古障村駐村工作隊、黨員、群眾代表共150人來油茶基地觀摩,通過新機具新技術現場展示,讓人工與機械對比,提高大家對油茶生產機械化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示范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油茶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今天這個培訓對我們非常有用,機械化省時、省工、省力,我們做工也不累了。”古障鎮同心社區村民代表范星江高興的說。
據了解,西林縣將農機優特項目資金注入村集經濟,創建油茶生產機械化創新示范基地,并總結出一套可復制和示范推廣的油茶生產機械化模式。有了機械化的加持,基地初產期年度總營收預計可達220萬元,豐產期年度總營收預計可達860萬元,每產每年可節省生產成本約80萬元。可輻射帶動20個村(社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讓小小油茶果變身“金果果”,真正成為村民的“致富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