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曉晶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屆年會上,我國首個《乳品與成年人營養健康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發布?!豆沧R》由食品科學、食品營養、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多領域的權威專家,基于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通過多次專題研討形成。
《共識》分析了當前我國成年人膳食營養結構現狀,系統梳理了乳品營養與成年人健康的關聯,從優化膳食模式、提高乳品健康效應、加強乳品有效供給及科普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可行措施。《共識》的發布,旨在有效提升成年人乳品攝入促進國民健康,對“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及我國乳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成年人階段適量飲奶有益健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的膳食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吃得飽”不等于“吃得健康”,在成年人階段持續飲奶對其營養健康狀況具有積極作用。
《共識》指出,我國傳統膳食模式具有鮮明特點,然而乳品攝入占比偏低。現階段膳食結構不合理是導致我國成年人出現微量營養素缺乏、超重肥胖、慢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情緒健康等社會挑戰時亟待解決的問題。鼓勵適當的乳品攝入,對進一步改善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乳品被認為是平衡膳食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構成。此外,乳品的營養健康作用也被充分證實,成年人階段適量飲奶有益健康?;谖覈巳旱难芯匡@示,乳品攝入可以顯著降低全病因死亡風險,這與乳品能有效促進整體營養水平,保障骨骼、肌肉健康,
提升機體免疫力,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維持良好睡眠與健康情緒等有關。因此,以乳品為抓手,充分發揮其營養和健康改善作用,是提升居民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
適量攝入乳制品,可以為人們的健康帶來諸多益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確推薦奶制品的攝入量為每人每天300—500克,但我國乳制品消費整體仍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成年人群的乳品攝入量仍遠低于膳食指南的推薦量。
行業需強化多元化產品創新
提升成年人乳品攝入量,乳品行業應強化多元化創新產品的供給能力。
隨著成年人對乳品營養組成及其對健康影響的高度關注,加工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乳品營養價值由傳統的“直接呈現”逐漸向“主動調整”趨勢過渡,以更好地滿足成年人對于高蛋白、低乳糖、低脂乳品的需求?!豆沧R》指出,大量科學研究對乳成分的分離方法與營養健康作用進行了深入挖掘與論證,乳鐵蛋白、乳脂肪球膜、母乳低聚糖等功能組分的富集、分離與制造,已成為提高乳品營養價值的可行方式。此外,針對乳中核心營養組分的調整,乳蛋白、乳脂質、乳糖的重組轉化技術體系革新正在進行中,未來或將實現乳源組分從含量增減到分子定向改造的技術跨越。同時,利用奶牛的生物學機能,通過飼養、飼喂調控,強化其某些特定營養素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強化技術日趨成熟,例如,通過調整飼料成分,提高牛乳中共軛亞油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通過控制奶牛泌乳期的光照強度,提高牛乳中褪黑素含量等。
今年,我國功能型乳品的市場規模約270億美元,占乳品市場的40%左右。以精準營養為導向,開發功效成分明確、臨床證據充足的功能型乳品已成為科學研究與產品開發的熱點。
《共識》提出,成年人群體年齡跨度大,營養需求與健康訴求在不同性別、年齡及生理階段的成年人群體中存在很大差異。因此,針對中老年人、更年期婦女、健身人群等典型群體,挖掘靶點清晰、功效顯著的功效成分,精準設計產品配方,從營養構成、風味口感、質構特征等角度優化工藝方案,并完成高質量人群功效評價,構建“活性組分挖掘—精準配方設計—臨床效果驗證”的完整證據鏈,創制功效成分確定、作用靶點清晰、健康效應明確的功能型乳品,可以更好地滿足成年人個性化的營養需求。
《共識》同時指出,伴隨產品創新與營養升級,乳品消費呈現多元化特征。以乳為載體與其他食物進行組合,成為拓展乳品消費新場景,提升乳品攝入水平的有效手段。
多方聯動加強科普教育
《共識》指出,乳品營養健康知識的科學普及是推動優質產品走向消費者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居民營養意識不斷提高,健康訴求日益多元,需要行業學(協)會、媒體、專家學者、企業等應多方聯動,指導乳品合理選擇,倡導通過多形式與多品類進行乳品消費,并持續培養終身不斷乳的飲食習慣,從而提升我國居民乳品攝入水平。
專家指出,《共識》是我國成人營養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不僅為乳品作為成人營養健康改善提出方向性建議,也為乳品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提出了獨特見解,進而促進乳品消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推動中國乳業的高質量產業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