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茶產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邛崍黑茶”為特色優勢,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及茶旅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2023年,邛崍干茶產量1.82萬噸,其中邛崍黑茶產量8490噸,銷量5385噸,銷售額約13.64億元,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6億元,帶動茶農10萬余人共同發展。
一、聚力“產品提質”,系統化提升邛崍黑茶品牌競爭力
一是定規范、抓示范,推進生產標準化。開展
茶葉機械化采摘、茶園綠色防控等項目建設,制定《邛崍黑茶》等6項地方標準,充分發揮文君茶業等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定期開展茶園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組織生產主體進行綠色、有機認證,持續增強主體標準化發展意識,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二是強科研、重監管,促進品質優良化。配套建設茶葉科研基地7000余畝、科研工作站(實驗室)11個,科研專利技術認證36項。近三年質量監督抽查、專項檢查及風險檢測合格率均為100%。三是挖文化、促發展,探索產業融合化。挖掘南絲路文化、文君文化等在地文化,探索茶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道路。著力打造以茶為主題的“邛茶走廊”茶旅融合示范區,建成自行車高速、15公里邛茶走廊觀光帶,打造文君茶公園、茶蘭林盤等一批茶旅融合發展典范。
二、聚力“管理提效”,全方位提升邛崍黑茶品牌發展力
一是著力構建品牌體系。構建邛崍黑茶“區域公用品牌+企業自主品牌”體系,培育壯大文君、花秋等6家邛崍黑茶龍頭企業。文君茶業榮獲“全國茶業百強企業”稱號,文君茶業、花秋茶業獲得“四川十大茶葉企業”稱號。二是積極開展品牌認證。近年來加快認證登記茶葉產品,獲證綠色食品5個、有機農產品7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個。邛崍黑茶獲得四川省優秀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并獲評為“四川十大名茶”,被贊譽“代表四川黑茶最高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政策扶持體系。出臺《邛崍市農產品品牌建設方案》等政策舉措,近3年撥付品牌類發展補助資金1000余萬元,保障了邛崍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聚力“平臺提優”,多渠道提升邛崍黑茶品牌影響力
一是加大營銷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積極組織茶企參加莫斯科FoodCity、上海茶博會、四川茶博會等國內外展會30余次,舉辦邛崍黑茶品牌推介會、邛崍黑茶斗茶大會等活動,不斷擴大邛崍黑茶品牌影響力。二是注重宣傳造勢,增強品牌傳播力。通過各級電視臺、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及央視頻、新華網、人民網、央廣網、新浪網等新媒體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邛茶品牌宣傳,近三年主流媒體宣傳報道邛崍黑茶達200余篇(條),形成主流傳播矩陣效應,提高了品牌傳播聲量。三是推動渠道對接,擴大市場占有率。在成都市主要交通要道設置邛茶品牌宣傳廣告,在成都市酒店、各大商超等重要節點設置營銷專柜,聘請電商團隊開展品牌策劃與線上營銷,支持茶企開設邛崍黑茶專營店,拓展電商、直播帶貨等渠道,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