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江縣為做強牛產業,在產業布局、招商引資、政策激勵、服務保障方面潛心鉆研,以工業化思維抓畜牧業,切實推動南江巴山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1)謀布局、定規劃,牽牢“牛鼻子”。結合縣域資源分布特點、肉牛發展和飼草飼料生產情況,科學布局巴山肉牛規模集中育肥區、能繁母牛養殖區、適度規模養殖區“三區”建設,編制南江縣肉牛產業五年發展規劃,為南江巴山肉牛產業發展定準方向。創新將閑置資產資源和良繁配套設施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閑置房屋等資源,加快推進三級肉牛良繁體系建設,目前,配套建成縣級牛改中心1個,鄉鎮人工授精站(點)30個,村級肉牛良繁服務點147個,牢牢扭住巴山肉牛種業“牛鼻子”。
(2)抓招引、擴規模,突破“牛瓶頸”。以“鄉音、鄉情、鄉愁”為紐帶,在成都、西安等地開展招商項目推介工作,回引“鄉賢”32名,引進肉牛養殖企業17家,簽約肉牛養殖企業2家,總投資5億元。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規模”的原則,加快推進畜牧業生產轉型升級,實現巴山肉牛由傳統散養向規模養殖轉變,切實打破肉牛產業發展瓶頸。目前,全縣已培育肉牛發展重點鄉鎮4個,正申報肉牛發展重點鄉鎮4個,落實肉牛產業重點項目12個,11個肉牛規模養殖場已建成投運。
(3)添政策、增投入,實現“牛牪犇”。堅持“政府引導、業主主體、項目獎補、綜合配套”的原則,2023年,爭取中央財政肉牛提質增量項目資金1132萬元;同時在土地流轉、建設用地、林地使用和水、電、路及沼氣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目前建成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26個,建有年存欄10-100頭肉牛養殖場(戶)633個,10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場17個,實現巴山肉牛“牛牪犇”式擴增。
(4)強保障、優服務,護好“牛蹄角”。建立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服務保障體系,組建肉牛產業發展專家隊伍,對肉牛規模養殖場(戶)實施“3+1(1名縣級畜牧技術人員+1名鄉鎮干部+1名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人員+1名養殖業主)”的“保姆式”服務。同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農技員、畜牧員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全面加強對鄉鎮畜牧獸醫人員的管理,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2-3名畜牧人員“專人、專責、專崗”,進一步夯實基層畜牧力量,切實筑牢肉牛養殖防疫網,全力護航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