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全谷物分會主辦,集美大學、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中糧糧谷控股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首屆全谷物創新與發展論壇”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本次大會以“全谷物——新時代、新糧食、新規范、新發展”為主題,凝聚全產業鏈專家與人才,共享行業發展信息,共謀產業發展大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學會全谷物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朱蓓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原所長魏益民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全谷物分會主任委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斌等多位食品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眾多行業企業的代表出席論壇。食品科技界和產業的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圍繞“全谷物食品”不好吃、不好存、不好做、不方便“行業痛點展開探討,分享所開展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生產實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陳錚主持大會開幕式。
厚積薄發——
內外協同聯動推進全谷物產業發展
首屆全谷物創新與發展論壇是自2021年10月全谷物分會成立以來主辦的第一屆創新與發展學術論壇。全谷物創新與發展論壇作為全谷物分會主辦的重要活動之一,聚集了推動我國全谷物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既是一個專業的學術交流平臺,也是關心全谷物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各界共探破解發展之道的合作平臺和展示全谷物領域成果的舞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學會全谷物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朱蓓薇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全谷物產業是一個厚積薄發的產業,在新時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走入臺前、持續升溫,是實現健康中國與節糧減損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在我國全谷物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我國糧食可食化資源浪費問題嚴重,谷物的加工、消費方式還不盡合理。二是我國居民隱性饑餓問題突出,長期的精米白面消費習慣,導致我國目前每日人均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朱蓓薇院士表示,發展和推廣全谷物食品,增加對全谷物的攝入,可以有效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她認為,全方位推進全谷物產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需要全產業鏈的內外協同聯動。建議通過推動科技創新,選育優質全谷物加工新品種,創新研發全谷物食品原配料,加強全谷物營養健康研究,優化明確科學合理的、符合我國人群特征的全谷物膳食推薦攝入量,進而推動構建全谷物創新平臺與數據平臺,推動全谷物產業鏈的構建。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全谷物分會主任委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斌教授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他表示,大力發展全谷物是糧食加工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的必然選擇,是新時期實現我國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保障。”我國全谷物產業正邁入關鍵窗口期。在未來10-15年,我國的全谷物科技與產業發展將迎來全新的局面。全谷物創新與發展,是時代的課題,責任重大。“他介紹,讓全谷物食品消費常態化,實現美味與健康雙導向,是科技界與產業界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全谷物分會將以引領我國全谷物加工與消費為目標,通過凝聚行業、整合政府、科研、媒體、工業企業等全產業鏈要素資源,致力打造科技、產業發展的”信息港“和科普宣傳的”集結號“,促進全谷物食品科技人才的成長,引領我國科學谷物加工與消費,重塑我國谷物食品新生態,服務國民健康與經濟建設。
集美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謝潮添教授代表承辦方在致辭中表示,全谷物是一個天然的”營養素包“,發展全谷物產業不僅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我國的糧食資源,還能有效滿足人民對健康改善持續提升的需求,也符合農業供給側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2022年,”全谷物營養健康食品的創制“被納入科技部”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一系列國家層面的動作為全谷物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集美大學食品學科作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具有”海洋、閩臺、助農、健康“的學科特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今后將一如既往地以科技支撐全谷物等食品產業的發展。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昌萍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學院在103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海洋事業培養了14萬余名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學校漁業類專業整體實力穩居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此次論壇的舉辦,不僅有助于凝聚共識、分享經驗,推動谷物應用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也有助于學院漁業類、食品類等特色專業的內涵提升。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郭斐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糧集團高度全谷物領域,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硬件條件和專業的研發團隊,充分發揮自身在消費者研究、谷物加工技術、營養功能評價、質量安全控制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發優勢,圍繞谷物食品開發、關鍵工藝提升、配料綜合開發等方面集中攻關。集團對全谷物研究十年磨一劍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科技創新必須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研究院將與國內同行一道,共同推動全谷物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的穩定快速發展。
為指導企業生產、鼓勵科研創新,同時向消費者提供清晰有效的信息,會上舉行《預包裝全谷物與全谷物食品的標示規范》團體標準啟動儀式。
前瞻視角——
跨界融合加快全谷物基礎和應用研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霍軍生研究員介紹了中國居民DRIs和膳食指南的沿革及全谷物的攝入情況。他建議,產學研攜手加大對全谷物食品的開發,增加消費者對全谷物食品的攝入。
不好吃,是消費者對全谷物食品的普遍印象。如何讓全谷物食品變得好吃成為食品科技界和產業界致力破解的一道難題。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原所長魏益民教授圍繞”麩皮粉對面包微結構的影響及改良措施“分享了自己的”解題“思路。
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方勇教授指出,只有更深入研究谷物品質調控基礎理論,解決產品存在的技術瓶頸,使全谷物食品具有更好的感官品質和更高的營養價值,才能有效促進全谷物產業發展。
江南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立教授介紹,青稞作為全谷物中的一員,產量豐富、加工應用較少,亟需深入了解青稞的加工與功能特性,發展青稞特色農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
本次論壇還舉辦了高峰對話,來自湖南克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奇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糧糧谷控股有限公司、內蒙古燕谷坊生態農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佳禾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出席,圍繞全谷物科普、工藝與技術創新、行業發展需求、標準法規建設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讀與分享。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