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第十四屆亞洲營養大會于2023年9月14-17日在成都圓滿召開。亞洲營養大會是由亞洲營養聯合會(FANS)每四年組織召開一次的盛大學術會議,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等聚焦學科前沿理論、研究熱點和科技進展,展開交流探討和分享。
中國營養學會于今年6月14日正式發布的團體標準T/CNSS8-2023《預包裝食品血糖生成指數標示規范》引起了血糖生成指數(GI)行業的廣泛關注。在大會期間,開展了團標的專題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研究員主持,美國布朗大學教授、全球碳水化合物聯盟(ICQC)委員、亞太分會執行主席劉思敏,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劉烈剛,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中國營養學會糖尿病營養分會主任委員葛聲,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瑛瑤,該團標的負責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向雪松,作為團標發布的專家團隊參與發布會。
發布會上,楊曉光教授介紹了《預包裝食品血糖生成指數標示規范》團體標準立項、制定和發布的工作過程,并指出這是我國首次制定預包裝食品GI的標示標準,是推動GI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推動產品創新、進行消費者溝通和教育的有效途徑。
向雪松研究員表示:本團標發布最突出的意義在于規范了低GI食品的標示,是對GI法規標準體系的完善,這將促進低GI行業的發展和應用,讓企業生產真正的低GI食品,使消費者更加準確地了解和選擇低GI食品,對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劉思敏教授介紹了GI在國際上的應用現狀及其健康意義。他首先回顧了GI過去40多年的研究歷史。并指出, GI概念的提出讓美國臨床醫生開始重視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和數量,目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和超重人群等,都因為選擇優質的碳水化合物表現出明顯的健康優勢。
發布會交流研討環節中,專家組劉烈剛副理事長表示,此次團標是在充分參考國際相關標準基礎上,結合我國預包裝食品種類豐富的特殊性和我國法規而制定的。
專家組葛聲主任表示,GI可以客觀反映食物升血糖能力,團標的發布意義重大,中國營養學會將與行業一起不斷繼續規范GI產業的發展,促進企業規范化生產低GI食品,讓消費者能放心選擇到真正的低GI食品。
專家組王瑛瑤研究員表示,標識的落實還需要加強GI行業的共識,提升行業對標準內容和技術指標的理解,引導企業低GI食品研發,并與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GI行業的健康發展。健康標識網(www.health-labels.com)是公開免費申請團標低GI標識的途徑。
眾多關注血糖生成指數(GI)行業的企業來到發布會,與會專家與實施使用申請的企業代表一起交流研討。
團體標準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競爭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9月正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低GI標示的推廣,將為促進公眾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掌握健康技能,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積極貢獻?!额A包裝食品血糖生成指數標示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是構建我國GI行業規范化、體系化、科學化的標準體系不可缺少的重大進步,將助力推動GI行業和產業的全要素、全鏈條健康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