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渝府辦發〔2023〕49號,以下簡稱《十條支持政策》)已于近期印發實施。為便于社會各方面和公眾了解,現作如下解讀。
一、起草的背景
黨中央高度重視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延長農產品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保鮮儲藏、運輸銷售等,形成一定規模,把農產品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委六屆二次全會要求,要實施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重點打造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優勢產業。重慶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堅持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兩手抓,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增強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加快推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打造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
二、起草的過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財政局先后赴相關區縣深入調研,多次召開市級部門座談會,認真了解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充分聽取區縣、部門、市場主體等多方意見建議,在會同相關主管部門梳理現有財政支持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存量加碼、出臺新政等擬定了《十條支持政策》,并按程序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三、主要內容
《十條支持政策》共十條。
(一)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的,按不同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2億元獎勵。
(1)支持對象:
項目區域內的農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
(2)申報程序:
一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23〕5號)要求各省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后,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即組織區縣申報。
二是區縣根據目標編制項目創建方案、資金使用方案等,通過規范程序確定支持對象,報經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審核后,以市政府名義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審定。
三是經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審定后的創建方案即為實施方案,項目原則上分三年實施,補助資金分三年到位,支持對象根據實施方案執行情況獲得相應資金支持。
(3)政策標準:
根據不同的支持環節、建設內容,給予數額不等的資金支持。 原則上財政補助資金與社會資本投入之比不低于1:3。
(4)申報時間:
每年3月。
(5)聯系電話:
市農業農村委:89133055、89133963、89133275、89133356
2.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的,按不同標準給予獎勵。
(1)支持對象:
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2)申報程序:
申報單位通過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專項資金管理系統(https://zxzj.jjxxw.cq.gov.cn/,技術咨詢電話:68720003,68728896)進行線上申報。
一是注冊登錄。項目申報單位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專項資金管理系統注冊后登錄,操作手冊在“技術服務”欄目中下載查看。
二是在線申報。項目申報單位按照《申報指南》的要求,在線填寫、提交、保存項目申報書等相關材料。
(3)政策標準:
對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4)申報時間:
根據年度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申報通知時間為準,有效期至2025年。
(5)聯系電話:
市經濟信息委:63896750、63899777
(二)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將60%以上的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重點圍繞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7大產業領域,支持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1.支持對象:
在縣域內以農產品生產為主的社會主體(含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下同),或以縣域內農產品為主要原材料的從事農產品加工的社會主體,重點是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7大產業領域。
2.申報程序:
(1)項目入庫。根據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項目庫建設和管理的有關規定,按照“村申報、鄉鎮審核、區縣行業部門論證、區縣鄉村振興部門審核、縣審定、市備案”程序,將項目申報納入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管理。申報單位應當在每年11月底前向區縣主管部門完成次年項目申報入庫,每年4月底前、10月底前可向區縣主管部門申報當年項目調整入庫。
(2)下達項目計劃。區縣行業部門在每年11月底根據工作實際、年度計劃安排和項目庫儲備情況,商區縣財政、鄉村振興部門制定下一年度項目實施計劃,按程序報審后,下達項目計劃。其中,依托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實施的單個項目,銜接資金投入規模達到400 萬元以上的,區縣項目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開展盡職調查。
(3)組織實施和驗收。項目業主單位根據項目管理規定和資金管理辦法要求,按程序組織實施,完工后組織初驗。區縣項目主管部門負責加強項目日常監管,并根據初驗情況及時組織驗收。
(4)補助資金兌現。根據項目實際,在符合政策要求和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補助資金可采取進度款結算或驗收合格后一次性兌現方式。由區縣項目主管部門將資金撥付申請資料交區縣財政部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
3.政策標準:
項目補助資金標準(比例)由各區縣根據項目實際情況、財政支持環節及相關規定確定。補助資金應優先形成固定資產,并通過方案、協議等形式明確聯農帶農機制和資產權屬。
4.申報時間:
區縣根據工作實際,自行確定。
5.聯系電話:
市鄉村振興局:67120490、67732020
(三)支持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1.對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100家領軍企業、100家高成長性企業新增貸款,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6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貼息支持。
(1)支持對象:
2023年市級評審認定的農產品加工“雙百”企業,重點對農產品加工“雙百”企業在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間用于農產品加工、科技研發、擴產擴能等方面貸款利息進行貼息補助。
(2)申報程序:
一是通過企業自主申報、區縣初審推薦、市級組織復審、專家組評審,并報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專班審核確定的支持對象后,區縣在市級安排的專項貼息資金中兌現貼息政策。
二是各區縣結合實際進行資金安排,嚴格按照(渝府辦發〔2023〕17號)文件要求,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材料、縮短審批時限,做到“免申即享”,盡快將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全部足額兌現到位、直達企業。
(3)政策標準:
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6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貼息支持。
(4)申報時間:
各區縣在一個月內將貼息資金拔付至企業,并將落實情況及時報送市農業農村委。具體時間由各區縣確定。
(5)聯系電話:
市農業農村委:89133312、89133356
2.重慶農擔集團等政策性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進行擔保,擔保費率平均不超過0.6%。
(1)支持對象:
從事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申報程序:
一是擔保貸款申請:有擔保貸款意向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重慶農擔集團申請擔保貸款,申請途徑可通過掃描重慶農擔集團二維碼、銀行或政府推薦、信貸直通車和長江渝融通等渠道。
二是項目審批:重慶農擔集團客戶經理收到擔保貸款申請后進行入戶調查并收集相關基礎資料,審核合格后錄入系統進行審批。
三是簽訂合同及放款:通過重慶農擔集團相關審批程序后,重慶農擔集團、金融機構與客戶完善相關合同的簽訂并完成貸款發放。
四是擔保費補助發放:擔保費補助無需客戶自主申請,重慶農擔集團按規定時間審核通過后對擔保支持對象發放擔保費補貼。
(3)政策標準:
按擔保金額的1%收取客戶擔保費,同時給予一定比例的擔保費補助,補貼比例如下:50萬(含)以下為1%;50-100萬(含)為0.8%;100-300萬(含)為0.5%;300萬以上為0.2%。
(4)申報時間:
每年分兩次發放,每年10月之前和次年4月之前。
(5)聯系電話:
重慶農擔集團:67728151 4000230345
市財政局:67575133、67575166
(四)支持種養業主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
支持和引導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原輔料基地種養業主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符合條件的主體,給予最高不超過85%的保費補貼。
1.支持對象:
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原料輔料基地種養業主。
2.申報程序:
(1)種養業主根據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險種,自愿向有承保資格的保險機構進行投保,并按照相應承擔比例繳納保費,保險機構出具保險單。
(2)保險承保機構按照合同約定為種養業主提供參保、理賠服務。
(3)承保機構在做好保險相關信息公示后,向所在地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報送保險簽訂情況報告、保費補貼資金申請。
(4)相關主管部門收到報告后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對相關簽保情況進行實地查證核實,并出具審核意見。
(5)當地財政部門根據審核意見,及時撥付財政保費補貼資金。
3.政策標準:
(1)中央補貼險種。種植業和養殖業,業主自繳保費15%-20%,財政補貼80%-85%。
(2)市級補貼險種。柑橘成本保險、生豬收益保險,業主自繳保費30%,財政補貼70%;稻谷、玉米、馬鈴薯完全成本補充保險,業主自繳保費20%,財政補貼80%;區縣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業主自繳保費不高于30%,財政補貼不低于70%。
具體政策標準,按照《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渝財規〔2022〕5號)規定執行。
4.申報時間:
實時申報。
5.聯系電話:
市財政局:67575256、67575166
(五)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補助;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化標桿工廠”,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
1.支持對象:
我市規模以上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且所實施項目已納入鄉村振興項目庫。
2.申報程序:
(1)市經濟信息委會同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鄉村振興局于每年9月底前公開征集我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數字化轉型項目,經會商后形成年度指導性分類項目清單。
(2)市經濟信息委會同市鄉村振興局按照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項目庫建設和管理的有關規定,指導區縣將年度指導性項目納入鄉村振興項目庫。
(3)各區縣鄉村振興局會同農業、經信、商務部門按照有關程序確定年度支持項目及支持金額。
(4)各區縣按程序兌現補助資金。
3.政策標準:
(1)對實施數字化裝備改造的企業,擇優給予不超過設備投資(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的30%、最高300萬元補助。
(2)對實施信息化系統集成改造和新模式新業態應用的企業,擇優給予不超過設備和軟件投資(設備購置及安裝費、軟件購置費、網絡建設費或服務費、系統集成費、云服務費、技術服務費)的30%、最高500萬元補助。
(3)對建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標桿工廠的企業,擇優給予不超過設備和軟件投資(設備購置及安裝費、軟件購置費、網絡建設費或服務費、系統集成費、云服務費、技術服務費)的50%、最高1000萬元補助。
4.申報時間:
區縣根據工作實際,自行確定。
5.聯系電話:
市經濟信息委:63899768、63899777、67120490、67732020
(六)支持冷鏈流通體系建設
1.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交易市場、集散分撥中心項目,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
(1)支持對象:
重慶市商貿流通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等。
(2)申報程序:
區縣級項目向項目所在區縣商務主管部門申報,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評審、研究后下達項目和資金;符合條件的跨區域項目向市商務委申報,市商務委評審、研究后下達項目和資金。
(3)政策標準:
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
(4)申報時間:
以市商務委和各區縣公開發布的縣域商業建設行動項目申報指南中明確的時間為準。
(5)聯系電話:
市商務委:62661259、62663115
2.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相關冷鏈物流示范項目建設,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的4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補助。
(1)支持對象:
獲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相關冷鏈物流示范項目的業主單位,且注冊地為重慶的獨立法人企業。
(2)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企業向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書面提交申請函,并附農產品加工產業相關冷鏈物流示范項目文件、投資審計報告。
(3)政策標準:
項目投資總額(以審計報告為準)的4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4)申報時間:
每年10月31日截止。
(5)聯系電話: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63151937、63151913
(七)支持宣傳推廣和品牌建設
1.支持辦好鄉村振興國際博覽會。
(1)支持對象:
我市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七大產業領域的優秀加工企業、經銷商、產學研機構等。
(2)申報程序:
一是網上報名。擬參加“鄉博會”等展會活動的單位或個體,在活動組委會發出公告之日起,登錄、官微報名通道,按規定要求進行網上報名。
二是審核確認。各區縣鄉村振興局對網上報名于五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提交;鄉博會籌委辦、活動組委會進行審核確認。
(3)政策標準:
一是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參展單位或個體,為脫貧地區免費提供展位,其它地區按市場價的40%給予優惠并優先提供展位。
二是對參加展會的企業,通過鄉博會等重大展會活動給予產品品牌宣傳推廣支持。
三是對參加展會活動的爆款產品常年在鄉博會、官微等平臺宣傳推廣。
(4)申報時間:
每年7-8月(以鄉博會組委會發布時間為準)。
(5)聯系電話:
市鄉村振興局:67732618、67732020
2.支持辦好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1)支持對象:
我市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七大產業領域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經銷商、產學研機構等。
(2)申報程序:
一是網上報名。擬參加西洽會的單位或個體,在執委辦發出公告之日起,登錄報名通道,按規定要求進行網上報名,辦理有關證件,咨詢參展參會相關事宜。
二是向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報名。擬參加西洽會的單位或個體,在執委辦發出公告之日起,向區縣商務主管部門申報。
三是審核確認。執委辦負責證件審核辦理,獨立參展對接審核;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參加區縣館的審核確認。
(3)政策標準:
一是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參展單位或個體,獨立參展的,優先提供展位;參加各區縣館的,免費提供展位。
二是對參加西洽會的企業,通過西洽會大會宣傳渠道給予品牌宣傳推廣支持。
三是對參加西洽會的爆款產品常年在西洽會等平臺宣傳推廣。
(4)申報時間:
每年3—4月(以西洽會執委辦發布時間為準).
(5)聯系電話:
市商務委:62663069、62663115
3.支持辦好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
(1)支持對象:
我市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七大產業領域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經銷商、產學研機構等。
(2)申報程序:
一是網上報名。擬參加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的單位或個體,在活動組委會發出公告之日起,登錄報名通道,按規定要求進行網上報名。
二是向區縣農業農村委報名。擬參加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的單位或個體,在活動組委會發出公告之日起,向區縣農業農村委申報。
三是審核確認。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執委辦、活動組委會進行審核確認。
(3)政策標準:
一是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參展單位或個體,為原18個深度貧困鄉鎮和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免費提供展位,其它地區優先提供展位。
二是對參加展會的企業,通過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給予產品品牌宣傳推廣支持。
三是對參加展會活動的爆款產品常年在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等平臺宣傳推廣。
(4)申報時間:
每年7-8月(以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西部農交會組委會發布時間為準)。
(5)聯系電話:
市農業農村委:89133106、89133356
4.支持(圍繞肉蛋奶、果蔬、中藥材)實施“爆品”打造計劃,開展品牌集中宣傳推廣活動。
(1)支持對象:
肉蛋奶、果蔬、中藥材等農產品,評為區域公用品牌的產品和加工產品。
(2)申報程序:
相關區縣推介1—2個有產業發展規模、市場影響力的肉蛋奶、果蔬、中藥材區域公用品牌,由市級部門統籌安排在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人民網重慶發布,“第1眼”全媒體,抖音、快手、微博、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推介;在機場、高鐵站、旅游景點等戶外廣告推廣宣傳。
(3)政策標準:
肉蛋奶、果蔬、中藥材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推介,由市農業農村委統一組織實施,免宣傳推廣經費。
(4)申報時間:
根據宣傳推介計劃安排,確定時間開展宣傳推廣。
(5)聯系電話:
市農業農村委:89133364、89133356
5.支持(圍繞糧油、休閑食品、預制菜)實施“爆品”打造計劃,開展品牌集中宣傳推廣活動。
(1)支持對象:
我市規模以上糧油、預制菜、休閑食品生產企業圍繞重慶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爆品”機會清單,組織實施的主題性宣傳推廣和品牌建設系列活動。
(2)申報程序:
一是市經濟信息委每年公開征集企業圍繞“爆品”打造擬實施的主題性宣傳推廣和品牌建設方案,經評審后納入年度方案項目庫。
二是納入年度方案項目庫的企業,在實施完成后于次年通過專項資金申報網(https://zjsb.jjxxw.cq.gov.cn)進行申報。
三是企業所在區縣經信部門初審并提出真實性審查意見報市經濟信息委。
四是市經濟信息委組織專家評審,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擇優給予支持。
五是按有關程序撥付資金。
(3)政策標準:
擇優按不超過實施企業宣傳推廣和品牌建設投入費用的30%,最高給予200萬元獎補。
(4)申報時間:
以年度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申報通知時間為準。
(5)聯系電話:
市經濟信息委:63895034、63899777
6.支持(圍繞火鍋食材)實施“爆品”打造計劃,開展品牌集中宣傳推廣活動。
(1)支持對象:
2023年1月1日前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涉及開展電商品牌培育“網絡爆品”打造的企業。
(2)申報程序:
一是組織企業申報。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指導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按照每年電子商務項目申報指南等相關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資金負債率不超過70%,2023年網絡營業額同比增長20%,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在知名電商網站銷售排名同類前列等條件),認真準備相關材料,并通過“重慶市商務委員會資金管理平臺”線上開展項目申報。
二是擇優初審推薦。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將正式推薦函和企業申報材料線上轉報并將紙質資料(一式六份)寄送至市商務委。
三是獎勵發放。市商務委根據項目匯總,經專家評審及委內相應程序審定后,按程序獎勵發放。
(3)政策標準:
給予項目主體按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30萬元的資金扶持。
(4)申報時間:
每年2—5月。
(5)聯系電話:
市商務委:62662970、62663115
7.支持企業創品牌、創名牌,對評審獲獎的馳名商標權利人給予獎勵。
(1)支持對象: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馳名商標權利人。
(2)申報程序:
一是市知識產權局發布商標品牌獎勵申報通知,公布本年度商標品牌獎勵的申報條件、申報材料、截止日期等具體要求。
二是申請人向住所(經營場所)所在地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
三是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負責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于申請材料齊備、符合規定條件的,報送市知識產權局。
(3)政策標準:
對評審獲獎的馳名商標權利人獎勵50萬元。
(4)申報時間:
每年4-6月申報。
(5)聯系電話:
市知識產權局:67080119、67606059
8.支持企業創品牌、創名牌,對新授予中華老字號的企業給予獎勵。
(1)支持對象:
被商務部新授予的我市中華老字號企業。
(2)申報程序:
一是組織企業申報。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本行政區域內有意愿的企業填寫“中華老字號”獎勵申報表格,按要求提供有關材料。
二是初審推薦。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并通過公示后,將正式推薦函、《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推薦名單匯總表》和企業申報材料(一式六份)寄送至市商務委。
三是獎勵發放。市商務委根據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推薦匯總名單,經相應程序審定后,按程序獎勵發放。
(3)政策標準:
對新授予中華老字號的我市企業,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
(4)申報時間:
每屆中華老字號評選結果發布后半年以內。
(5)聯系電話:
市商務委:62662713、62663115
9.支持企業創品牌、創名牌,對新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企業,按不同標準給予獎勵。
(1)支持對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且為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
(2)申報程序:
一是根據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要求,開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申報工作。
二是項目保護單位填報代表性項目保護補助費申報書、提出資金項目申請,由項目所在區縣文化旅游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審核后,報送市文化旅游委。
三是市文化旅游委按照《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管理辦法》,會同財政局對資金項目進行審核后,報送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
(3)政策標準:
按不同標準給予獎勵。
(4)申報時間:
每年8-9月申報。
(5)聯系電話:
市文旅委:67701917、67705583
(八)加大頭部和龍頭企業招商支持力度
組建招商專班,優化服務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頭部和龍頭企業來渝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的,按不同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
1.支持對象:
(1)支持對象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營企業或管理機構,符合政策支持基本條件和產業發展方向,具有可持續社會經濟效益等相應能力。
(2)支持對象具體為來渝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頭部和龍頭企業。
2.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單位以項目的方式向注冊地區區縣招商投資主管部門申報,當地招商投資主管部門初審合格后,向市招商投資局申報。市招商投資局收集匯總項目,組織市農業農村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等行業主管部門及相關專家召開評審會議,根據項目類型分別劃分為農業、制造業、商貿流通業,再分別報送行業主管部門,由行業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向企業兌現扶持政策,具體金額和項目數量由主管部門根據年度預算進行核定。
3.政策標準:
(1)在渝落地區域總部。對世界500強在渝落地亞太/中國區域總部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資金獎勵。對世界500強在渝落地中國西部/西南區域總部和中國500強在渝落地西部/西南區域總部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800萬元資金獎勵。對行業頭部或龍頭企業在渝落地西部/西南區域總部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金獎勵。
(2)在渝落地研發中心。對世界500強在渝落地研發中心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金獎勵。對中國500強在渝落地研發中心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400萬元資金獎勵。對行業頭部或龍頭企業在渝落地研發中心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資金獎勵。
(3)在渝落地生產基地。對世界500強在渝落地生產基地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資金獎勵。對中國500強在渝落地生產基地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800萬元資金獎勵。對行業頭部或龍頭企業在渝落地生產基地的,給予不超過實際有效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600萬元資金獎勵。
4.申報時間:
企業、單位申報截止日期為每年9月30日,區縣招商投資部門上報截止日期為每年10月13日。
5.聯系電話:
市招商投資局:63366597、63366615
(九)加大考核激勵表彰力度
對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佳園區,給予100萬元獎勵;對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7大產業領域十佳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鼓勵各區縣結合實際,出臺升規入統、快遞物流等方面支持政策。
1.支持對象:
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佳園區。糧油、肉蛋奶、果蔬、休閑食品、預制菜、火鍋食材、中藥材等7大產業領域十佳企業。
2.申報程序:
(1)企業自主申報。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農產品加工園區(企業)向所在區縣(自治縣)農業農村部門如實申報。
(2)區縣初審推薦。區縣農業農村部門會同經濟信息、商務委、財政局、統計等部門負責對申請園區(企業)的基本條件進行審核,由各區縣農業農村部門將推薦名單以正式文件報市農業農村委。
(3)市級組織審核。市農業農村委會同市經濟信息委等部門組織專家組對經區縣(自治縣)推薦的園區(企業)材料進行審核。
(4)公布企業名單。將經審核符合推薦條件的農產品加工園區(企業)名單報市領導審定后,面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由市農業農村委發文公布名單。
3.政策標準:
對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佳園區,給予100萬元獎勵;對7大產業領域十佳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
4.申報時間:
各區縣(自治縣)于每年10月底前(具體時間以文件通知為準)將申報資料報送市農業農村委。市農業農村委按程序辦理。
5.聯系電話:
市農業農村委:89133312、89133356
(十)設立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生態基金
設立目標規模100億元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生態基金,加強市與區縣(自治縣)聯動,有針對性設立行業、區域、專項子基金,積極引導產業項目落地。
本政策自2023年6月13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本政策與市級其他同類政策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實施過程中國家有新的規定,從其規定。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