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按照“高站位、夯基礎、抓示范、重推廣”原則,堅持“133”工作思路,大力推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建設,助力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圍繞一條主線。以全面提升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搭載安徽食品追溯云平臺,與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及信息追溯系統平臺方探討對接,轉變監管方式,制定《宣城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試點二維碼追溯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多次會議加強推進,實現全市保健食品質量安全追溯“一條鏈”管理。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監管部門通過平臺可以分類查詢企業及產品相關信息。
二是聚焦三個重點。建立完善主體名錄。開展生產主體及生產品種摸底登記,全市共有8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生產275款保健食品,生產工藝覆蓋硬(軟)膠囊、顆粒、片、粉等多種劑型。按照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要求,全面建立風險管控清單。推進重點示范。結合“有規模、有意愿、有水平”原則,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和模范企業示范效應,確定柏維力生物技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正興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為突破口,率先開展此項工作。優化平臺對接應用。根據信息查詢要求,督促平臺方實時優化調整信息追溯模塊內容,分類設置監管部門及消費者信息查詢范疇。指導企業錄入試點產品原輔料購進、生產記錄、檢驗報告和成品銷售等信息,通過二維碼生成技術形成“一批一碼”粘貼在最小銷售單元。
三是深化三個抓手。以可視化監管提升追溯效能。加強與電信合作,服務指導全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可視化安裝工作,通過視頻監控發現操作人員個人衛生、人流物流、車間衛生狀況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時,可立即整改,去除信息化追溯監管盲區。以常態化調度推進工作落實。將追溯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創新性項目考核指標,實行“月調度、定期通報”制度,每月對產品種類、信息錄入質量和真實性規范性情況進行實時調度,有序推進此項工作。以精細化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制定《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二維碼追溯操作規程》地方標準,提供規范化追溯工作方向指引和路徑遵循。充分融合“流動診所”與體系檢查效用,深入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聚焦企業實際需要和突出問題,收集意見建議,列出問題清單,找準問題癥結,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提供專業化食品質量安全指導,助力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切實提升“可追溯、敢追溯”底氣。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