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1173號(農業水利類218號)提案的答復摘要
吳杰莊等7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農業科技創新助推鄉村振興的提案》收悉。經商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增強農業科技供給能力
我部和有關部門一直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積極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強化科技對三農工作的支撐作用。
(一)建立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2018年,我部推動建設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通過聚焦現代生物種業、農業生物制造和農業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強化高水平科研團隊、高科技企業、高質量基金、高轉化成果和高效率科技服務機構引進,加快推動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要素集聚、關聯企業集中、優勢產業集群,為輻射帶動大灣區農業農村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二)推進農業領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圍繞農業領域區域性、行業性和基礎性重大科技問題和發展需求,我部推動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高校、企業等,成立棉花、水稻、奶牛等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單位、跨區域的全產業鏈技術聯合攻關和模式集成應用,探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上中下游有機銜接的協同協作機制。已認定的56個聯盟中均有企業參與,其中,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聯盟等多個聯盟由企業牽頭組建。
(三)優化完善農業科技評價體系。2022年1月,我部印發《關于深化農業科研機構創新與服務績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有關單位構建以技術研發創新度、產業需求關聯度、產業發展貢獻度為導向的分類評價制度,針對性、定向性選派或鼓勵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和到企業兼職兼薪,對從事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人員在職稱評審、評獎評優中預留一定比例指標。建立轉移轉化與推廣服務人員常態化培訓體系,在績效激勵等方面予以傾斜。
(四)強化城市退休人員下鄉創業政策支持力度。我部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提出一系列財政、用地、信貸、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政策,引導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就業。同時加大返鄉創業制度保障,將農村創業帶頭人及其所需人才納入地方政府人才引進政策獎勵和住房補貼等政策范圍。
(五)加強電商基本技能培訓。我部將電商培訓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課程,積極開展電商、直播等技能培訓,2022年共培育農民主播和農村電商帶頭人超2萬人;持續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組織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各類主體,圍繞農產品網絡營銷等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助力農民提升農產品電商銷售技能,截至2022年底,累計培訓受眾超1.85億人次。
二、關于增強大數據統籌能力
我部深入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2021年成立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持續完善制度體系,強化數據管理,豐富應用場景,推動數據整合共享。
(一)加強統籌規劃和部署。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和國家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建設,研發上線省市縣級大數據公共平臺基座,推動各類數據關聯上圖、匯聚入庫。
(二)豐富數據應用場景。初步建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實現18個大類農產品產量、消費、貿易、價格等智能預測,提升農產品市場分析研判能力。探索利用遙感等大數據技術支撐耕地種植用途管控、制種基地監管、宅基地改革試點等工作。
(三)強化數據發布和服務。開展水稻、大豆等8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試點,發布生豬全產業鏈數據。在網上開通數據頻道,通過集聚部門數據服務資源,打造一站式數據服務窗口,為公眾、社會主體提供數據查詢服務。
三、關于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科技支撐、示范建設等方式,推動農業農村快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一)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經濟。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平臺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互聯網助農項目,提供免費數字化工具用于農業經營,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我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關于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在11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指導各地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支撐保障體系,促進農產品上網銷售。
(二)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我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兩批將200個縣(市、區)納入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要求各地加快推動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2022年,我部印發《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字化建設指南》,引導示范區用數字化引領農業現代化。
四、關于數字鄉村復合人才培養
我部以打造農業戰略人才力量為重點,采取多項措施,推動農業農村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實施“百萬擴招”行動計劃。我部會同教育部組織實施“百萬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計劃”,面向包括農村兩委人員、鄉鎮管理人員在內的群體,幫助100萬人接受學歷職業教育,形成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帶得動的鄉村振興帶頭人隊伍。
(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我部組織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重點群體開展全產業鏈培訓;面向院校畢業生等返鄉入鄉群體,加強創業群體技術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加快構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2022年培育高素質農民75.4萬人,其中農村創業者3.9萬人。
(三)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教育部整合國家開放大學及其辦學體系資源,組織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為村干部和農民工提供學歷繼續教育。截至2023年2月,累計開設現代農業經濟管理(農村電商方向)、電子商務(農副產品營銷方向)等29個本、專科專業(方向),招生99.59萬人,培養畢業生65.25萬人。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引導財政、金融、社會資本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科技供給和應用,強化高素質農民培育,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智能化。
感謝你們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3年8月16日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