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入駐企業粒影生物與湖北大學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產業園聯合創建國內首個天然代糖研究中心。
湖北大學陳守文團隊,主要從事地衣芽胞桿菌代謝工程和發酵工程等相關領域研究和產業化工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粒影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從序列-結構-功能層面進行蛋白改造優化的領先企業。雙方將基于各自的技術及資源優勢,相互支持、協同發展,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在天然甜味劑、食品原料減糖等食品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在揭牌儀式上,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知名投資機構共聚一堂,共商良策,展望天然代糖未來。
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劉穎、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兼副校長艾青松、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院長張先恩、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源智、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守文出席此次活動并致辭。共同出席參會的還有湖北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游龍、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蔡冬波、時代高科董事長張業炎、華大創新CEO劉靚、紫金港資本合伙人趙媛媛、衛光生物副總經理吳恩應、合成生物產業創新聯盟代表林思奇、粒影生物首席運營官葛建敬等。
深圳市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劉穎在致辭中提到,光明區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正錨定“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奮斗目標大踏步前進。為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光明區政府對生物與生命健康等重點發展產業出臺專項政策,加大各項扶持力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院長張先恩肯定了中國合成生物學興起以來的重大進展以及對基礎產業的貢獻,并號召深圳在合成生物學應用示范中率先做出表現。張院長期待各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發力,結合革命性的人工智能變革,從技術端、產品端、平臺端、應用端共同創造合成生物的光明前景。
粒影生物創始人張影博士表示合成生物學技術可為食品研發賦能,以實現更安全、更營養和更可持續的食品獲得方式。目前市場供給的食品天然產物多受合成手段、產量、成本、復雜程度、環境等干擾,粒影生物能夠利用生物合成手段對代糖進行改造,提升活性和穩定性、提升產物轉化率,滿足市場的巨大空白未并占據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艾青松及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源智介紹了湖北大學的優秀科研環境及優質人才培養機制,學校對生物專業的重點打造中孕育著合成生物產業的未來潛力,鼓勵科技型企業響應二十大報告號召,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以此代糖研究中心為契機,期待雙方合作探索新道路,推進產業與科研相結合,開展高效高質量的科技活動,更好地將科研成果惠及大眾。
代糖背景知識
全球蔗糖行業近年來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全球蔗糖行業總產量將超過3.5億噸。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天然健康甜味劑的需求日益迫切,致使傳統糖類的消費量逐漸下降,但人類對“甜味”的向往從未減弱。
在2023年6月29日,有關“阿斯巴甜可能是致癌物”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迅速登上熱門搜索。據路透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癌癥研究機構(IARC)預計將于今年7月14日將阿斯巴甜(Aspartame)列為“可能的致癌物”。
受此事件影響,未來甜味劑消費市場將會呈現兩個趨勢:一,阿斯巴甜將逐漸被其他代糖產品所取代;二,天然代糖將受到更多關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