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硒鴿肉》團體標準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稿起草工作,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時間截止2023年7月12日,請在此之前將意見以郵件(cmakbw@163.com)形式反饋至肉類協會標準委。
肉鴿是禽類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來有養殖和消費鴿肉的習慣。鴿肉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另外鴿肉中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 等維生素比大多數畜禽產品都要高。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興起,肉鴿由零星養殖逐漸發展到一定規模。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乳鴿出欄量8億只, 生產總量已占到世界總量的80%以上,已成為肉鴿生產和消費大國。經過40年的發展,肉鴿已成為繼雞、鴨、鵝后的第四大肉禽,是我國特色畜牧業新經濟增長點。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人們對高品質鴿肉的需求逐漸增加。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也為了緩解相當一部分國人硒元素攝入不足的問題,行業內通過在飼料中添加硒元素增加鴿肉的硒含量,進而改善硒的營養狀況。據了解,目前學術界已有多項生產富硒鴿肉的研究成果,相關肉鴿企業在也積極開發該類產品,但缺乏相關的產品標準。因此,制定相應標準將有利于規范企業生產行為,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富硒鴿肉》團體標準規定富硒鴿肉的技術要求、產品類別、產品指標、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識、包裝、貯存和運輸。本標準適用于富硒鴿肉的生產以及市場與組織內部和外部(包括第三方機構)的監督和評價,但不適用于屠宰后添加硒獲得的鴿肉產品的生產。
富硒肉鴿指的是,肉鴿通過喂養富含硒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目錄內的富含硒原料的配合飼料,經屠宰加工獲得的白條及其分割而成的分割品,其硒含量達到本文件要求。
在“技術要求”方面,該標準規定了富硒肉鴿的養殖和宰殺加工。其中,富硒肉鴿的養殖應按照GB/T 32148規范化飼養,養殖過程需要建立可追溯的養殖技術體系,從飼料原料、飼料生產加工、飼料運輸、養殖管理等方面建立文本化的生產技術規程。富硒肉鴿的宰殺需按照NY 467的規定執行,宰殺加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按GB 12694的規定執行;宰殺過程不應與常規肉鴿交叉加工;鮮凍肉鴿需滿足GB 2707中規定的要求。
在“產品指標”方面,該標準規定了富硒肉鴿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農藥殘留限量、獸藥殘留限量。在“實驗方法”方面,該標準明確了感官指標測定和理化指標測定兩種方法。
其他詳細內容可下載下文附件查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