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單位提出的《鮮榨荔枝原汁加工技術規程》《荔枝汁》等2項團體標準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時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各地消費者紛紛購買嘗鮮。荔枝素有“百果之王”的美稱,其色澤鮮亮、紅潤飽滿,口感清甜多汁,肉質爽脆緊實,自古以來便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
不過,荔枝的保鮮期非常短。《荔枝圖序》中記載:“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盡管隨著冷鏈物流的迅猛發展,荔枝鮮果得以走進千家萬戶,但由于荔枝不耐儲,果品損耗還是較高。因此,以廣東為代表的產區在搶抓荔枝鮮果市場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延長荔枝產業鏈、發展深加工,為荔枝產業謀求新動能、新增長點。
其中,鮮榨荔枝原汁、荔枝汁是兩種較為常見的精深加工產品,這類產品因還原荔枝風味、飲用便捷而受到消費者歡迎。但是,據了解,由于荔枝熱敏性強,且含有酶、多酚等物質,高溫加熱會導致荔枝汁等產品發生褐變,進而影響產品的風味。制定相應的加工標準,將為加工企業提供技術指導,提高荔枝汁等產品的品質。
《鮮榨荔枝原汁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意見稿)規定了鮮榨荔枝原汁加工技術的生產加工過程衛生要求、設備要求、原輔料要求、加工工藝。其中,鮮榨荔枝原汁指的是以新鮮荔枝或速凍荔枝為原料,采用機械方法壓榨獲取的可發酵但未發酵的、未經過濃縮還原,通過巴氏殺菌(殺菌溫度不超過95℃,殺菌時間不超過60s)或非熱處理方式,并且不添加其他食品輔料或食品添加劑制成的汁液制品,該制品僅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用。
在設備要求方面,該標準要求生產鮮榨荔枝原汁應具有清洗、榨汁、離心過濾、殺菌、包裝等設備,且應符合GB 14881的規定。在加工工藝方面,該標準規定了清洗、去殼、去核、榨汁、離心或過濾等工藝流程,并明確了每個流程的具體操作方法。此外,該標準還規定了鮮榨荔枝原汁的標志、包裝、儲藏和運輸。
《荔枝汁》團體標準(意見稿)規定了荔枝汁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荔枝汁是以新鮮荔枝或者速凍荔枝為原料,采用機械方法壓榨獲取的可發酵但未發酵的、未經過濃縮還原, 通過巴氏殺菌(殺菌溫度不超過95℃,殺菌時間不超過60s)或非熱處理方式,并且不添加其他食品原 輔料或食品添加劑制成的汁液制品。
在要求方面,該標準規定了荔枝汁的原輔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污染物、農藥殘留、凈含量、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等等。(詳細內容可下載下方文件查看)
據了解,上述兩項團體標準的意見反饋時間截止2023年6月25日,請有關單位及專家在此之前將意見反饋表以郵件或傳真的形式反饋至協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