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餐飲業復蘇勢頭凸顯,與此同時,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也面臨著新的變化。今年餐飲業上下游整體發展如何?又存在哪些發展機遇?由紅餐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3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去年餐飲業實現收入4.4萬億元,同比下降6.3%。預計今年的餐飲業收入會增加到4.8萬億元的水平,達到歷史新高。當下餐飲業的復蘇具有結構性、不均衡性等特點。部分餐飲場景的消費需求結構性反彈,將會帶動局部餐飲領域率先復蘇,如旅游餐飲、鄉宴、酒席等。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婚慶餐飲市場規模約為4261億元,預計今年將呈現暴發態勢,市場規模或將達到6420億元。同時預制菜行業持續走熱,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市場中,B端會誕生較多大型供應鏈企業,而在C端市場,也會出現一些專門做預制菜的上市公司。
產業協同步伐加快
《白皮書》指出,餐飲業的復蘇毋庸置疑,然而與大眾預期中的大水漫灌式復蘇不同,當下餐飲業的復蘇呈現結構性、不均衡性等特點。從產業鏈方面來看,餐飲涉及領域,如廣義的農業、化工、食材生產、食品研發、冷鏈物流、餐飲制作(廚房)、餐飲服務(門店)等領域,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整個餐飲業帶來影響。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餐企都借助上下游協同的方式來構建競爭壁壘,獲取較大的商業回報。隨著餐飲上下游依存度越來越高,上下游協同才能多贏共生。目前,很多源頭食材企業逐漸向下游延伸,通過研發新品、發力預制菜,進而實現產業鏈整合擴張。與此同時,頭部餐企也開始布局供應鏈,如對接上游供應鏈進行物料整合,或者搭建自己的生產鏈,以此提升產品競爭力。
如果細分目前的餐飲類別,快餐由于具備較強的剛需屬性是日常餐飲,其本身受到疫情影響較其他品類少,也是較早復蘇的一批,在如今這類餐飲店已經進入到正常平穩運營狀態。現在復蘇的多是旅游餐飲、婚宴、酒席、商務宴請等消費者對其價格不敏感的餐飲品類。而需求相對彈性,且對價格不敏感的如親友聚餐、約會餐飲等場景,則會在生活正常化之后逐步恢復;而休閑餐飲則會更晚一些。
新茶飲供應鏈集體“出圈”
《白皮書》顯示,去年新茶飲市場增長放緩,競爭激烈,但新茶飲品牌背后的“上游企業”就像淘金路上的“賣水人”一樣悶頭發財,并且有的企業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去年以來成功IPO的7家企業中,茶飲供應鏈企業就占了3家。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新茶飲產品本身技術壁壘不高,加之近年賽道高速增長,新茶飲品類陷入內卷激烈、同質化嚴重的困局,因此持續且高頻地推新成為品牌續命的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能力成為供應鏈公司突圍的關鍵。
預制菜需要“文火慢煮”
自疫情來襲后,預制菜持續走熱。去年,企業布局預制菜的信息頻頻出現,預制菜相關的利好政策也此起彼伏,該領域自然也吸引了資本的爭相入局。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預制菜領域的融資數量已近40起。在獲得融資的企業中,既有B端的供應鏈企業,也有瞄準C端大眾消費的預制菜企業或餐飲品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市場中,B端會誕生許多大型供應鏈企業,而在C端市場,也會出現一些專門做預制菜的上市公司。
事實上,預制菜市場進入的門檻并不低,企業需要大量的產業資源投入和腳踏實地地經營。近幾年熱錢的涌入和急功近利的思維讓這一領域出現了泡沫,這一亂象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得到糾正。
智能設備推動餐廳升級
《白皮書》分析,餐飲智能設備早已出現在人們身邊。在前端,送餐機器人、自助
咖啡機成為餐廳的熟悉面孔;在后端,自動上菜機器臂、智能配菜機等智能設備也擔任起重要角色。
尤其是近兩年,不少企業開始思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降本增效。以智能烹飪設備為例,全自動投調料、全自動投菜品、全自動洗鍋的高度自動化
炒菜機器人,不僅加快了后廚的出餐速度,滿足了高峰期的出餐需求,同時還能保證出品口味的穩定。
目前,不少餐飲品牌已經將智能
餐飲設備引入門店,如霸碗蓋碼飯、小女當家等。不難預見,未來智能烹飪設備或將大力賦能門店標準化、低成本的門店運營和快速擴張。
餐飲投融資理性降溫
今年初,一份“IPO紅綠燈”行業審核標準的細則在網上流傳。在此背景下,餐飲投融資或在2023年趨冷。對于一些投資機構而言,餐飲企業及其背后的供應鏈企業可能不再是最優質的投資標的。
但對于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而言,今年或許是一個很好的產業并購時機。餐飲并購的本質不是簡單短期套利,而是戰略協同。并購整合實現產業資源、行業經驗和資金實力的擴充,可以幫助企業迅速做大做強。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整個餐飲業來說,并購有助于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是促進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
打造供應鏈是經營重心
《白皮書》指出,供應鏈在整個餐飲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新的技術和生產工藝不斷涌現,餐飲連鎖化率持續上升,這讓標準化、規模化的工廠和中央廚房替代了傳統供應鏈的零散化作業模式,從而大大提升了整個產業的運營效率。
新的智能化技術不僅減少了餐飲業對人力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運營精細化水平,減少了資源浪費。上下游深度協同和縱向擴張已成產業長久發展主題。打破產業壁壘,擁抱合作伙伴,積極踐行變革,是推動產業升級進步的不二法則。
消費端對于餐食的需求是推動餐飲產業創新的原動力。近年餐飲市場涌現出不少新產物,它們既滿足消費者需求,也引領和超越消費者需求。舉例來說,新的產品比如各種預制菜和復合調味料;新的原材料如赤蘚糖醇及各類代糖;新的技術比如液氮速凍技術;新的經營模式如城市共享中央廚房……這些都在說明餐飲不僅僅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主題,同時也可以成為撬動時尚消費的杠桿。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餐飲業回暖以及市場連鎖化提升等諸多因素,餐飲業正在回歸發展快車道,但未來餐飲業依舊充滿挑戰,如何在平穩中求得發展和突破,仍然是餐飲業上下游企業需要面對的重點問題。
(王寧 綜合整理)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