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包裝聯合會主辦的2023塑料包裝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包裝專業委員會年會近日在河南省新鄉市舉辦,來自當地政府部門及全國近百家相關企業的兩百余人參會。會議以“加強產業協同,共促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把脈論壇 布局復蘇”和“順勢而為 塑包新生”兩大主題,多位專家學者從綠色化、可循環化、創新等方面,就推動預制菜塑料包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做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多方推動塑料包裝向綠色化轉型
去年全國餐飲業收入達到4.39萬億元,因受疫情影響下降6.3%。今年餐飲行業強勢復蘇,尤其是預制菜行業發展更是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增速明顯快于其他行業。這也為預制菜塑料包裝等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多發展機遇。
新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宋光旭表示,食品產業是新鄉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食品包裝產業擁有銀金達新材料、寶鋼制罐、新亞新科技包裝、信誼紙塑包裝等知名企業,目前,已有40家預制菜企業入駐新鄉,作為十大預制菜產業之一,新鄉市政府將有力推動食品產品包裝向功能化、綠色化、循環化方向發展,提升食品產品在包裝環節的實用性、經濟性、安全性,助力食品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包裝產業轉型升級,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可靠,實現食品及包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省衛輝市副市長孫建明介紹,衛輝市有兩大主導產業:一是食品飲料及包裝產業,二是綠色建材產業;有兩大優勢產業:一是現代物流產業,二是智能機械制造產業;具有五大發展優勢:投資環境優良、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快捷、創新人才充足、高校數量多、生產要素保障有利。目前主要依托以下幾個投資載體:包括一區三園、一區即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總規劃面積15.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食品飲料及包裝產業集群和綠色建材產業集群。設施配套完善并有優厚的投資扶持政策。他希望有更多的包裝企業能夠共同推動衛輝市包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兼常務秘書長王躍中表示,塑料是第一大類
包裝材料,必須堅持走綠色環保之路,中國包裝聯合會將聯合上下游行業組織和地方政府,引導包裝行業企業與包裝用戶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協同合作關系,助力塑料包裝產業實現持續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強調,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價值將超過5億元,希望大家用科學的態度使用塑料,變廢為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指出,2026年,預計預制菜將達到1.072萬億元的規模,預制菜行業已經進入了黃金發展期,但呈現魚龍混雜的局面,需要積極引導。為此,中國飯店協會專門成立了預制菜發展分會,從而引領預制菜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與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包裝專委會共同合作,在常溫、冷鏈、保鮮等方面促進預制菜快速發展。
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劉旭表示,2022年中國輕工業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實現利潤1.53萬億元。目前,國民消費趨勢以消費升級、產品為王、功能至上為主要方向;食品發展趨勢以注重價值、體現社會責任、營養健康導向、功能性、具有可溯源性為主要方向。此外,他還分享了幾款頗受消費者青睞的創新包裝和預制菜包裝。
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包裝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曉梅表示,為加快構建環境友好型包裝產業鏈體系,協同創新,為綠色低碳環保型包裝創新工作搭建平臺。塑包專委會擬組建環境友好型包裝工作組,圍繞服務食品、飲料、快消品等行業推進有關工作。
福建凱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濤認為,創新的概念源于現實需求,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內向型源于企業內部,外向型就是結合產業鏈上下游來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創新是積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的過程,但創新必須合法合規。從法規上來講,法規、法律的缺失會影響創新材料的應用,希望協會和相關平臺能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市場角度來講,創新產品剛面市時能不能做好、做強、做大,要靠整個產業鏈以及全行業的共同配合努力,積極引導消費者認識和使用,而且也需要市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通過協會搭建平臺,組織一些知名企業與包裝聯合會共同探討,推動行業綠色低碳包裝的應用和推廣。
提升包裝性能滿足市場需求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消費市場明顯好轉,食品、飲品這些產品訂單都有一定的增長,但不同的品牌客戶,增幅不太一樣。市場的好轉也讓企業對包裝材料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在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胡正陽主持的“把脈輪動 布局復蘇”圓桌論壇上,圍繞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對包材的各種需求,多家企業負責人及學者專家等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國安提出,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會產生顏色、口味的變化,希望包材的阻隔性能更好,食品企業對功能性產品需求較高,特別是透明包裝材料做真空包裝的功能需求更高,希望鋁箔袋耐穿刺性更好。
安姆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理朱茂晟介紹了預制菜產品的重要屬性——還原性,并分析了預制菜包裝的未來發展和對包材的需求,包括既需要耐低溫如零下40°C,又要耐高溫,還要有易撕性、阻隔性、保鮮性等性能。安姆科把預制菜相關的產品做成了一個產品系列,把功能性較強的一類產品單獨梳理出來做深做精,包括對產品的顏色、氣味變化、耐穿刺性等要求,都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方案措施,如選定的材質、加工工藝的改進調整等來解決。
河南銀金達彩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宏磊提出了預制菜包裝未來發展方向:包括可食性包裝、綠色環保型包裝、溫變智能包裝、氣調包裝、溫度感應包裝。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包裝與印刷工程院長張巖介紹了近幾年學校科研團隊在食品包裝上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包括針對食品包裝生物質材料的功能化,加強了包裝抗氧化、抗菌功能,同時開發了很多負載活性物質的載體,還研發了一些智能包裝,能夠通過顏色的變化顯示食品的新鮮度。此外還研發了一些石油基材料的高降解催化劑。并介紹,學校很早就開始關注預制菜發展,設立了河南省預制菜行業學院和預制菜技術創新中心,已經擁有70多個預制菜品牌,包裝和預制菜的研發齊頭并進。針對預制菜物流多采用冷鏈物流運輸,成本較高問題,她認為,將來必須開發更多的常溫預制菜,并強調開發能延長預制菜保質期、更具安全性的包裝大有可為。
廣州通澤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華祥提出了全覆蓋三合一的概念:包括應用領域、復合結構、復合工藝三個方面。三合一設備能在現有的工藝上,為企業量身定制“減碳、增效、宜人”的復合新體系。三合一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減少工序,還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且降低成本。隨著三合一技術的成熟運用,必將推進無溶劑復合工藝的進一步發展。
廣州博萊恩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席云福表示,單一結構樣品回收率差別非常大,單一材料結構不等于高回收率認證,因此企業要基于可循環可回收的閉環要求,去設計符合閉環要求的單一材質結構。
此外,中國包裝科研測試中心郭其樂主持了“順勢而為 塑包新生”圓桌論壇,圍繞企業相關產品的應用情況案例、新生產工藝中面臨的難點,以及如何滿足下游品牌商使用要求,同時兼顧回收衛生安全進行了交流。來自福建凱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濤、浙江海順新材料有限公司陳付兵等作了專業交流探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