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北京“徽州臭鱖魚”相關餐廳數超300家,今年3月以來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9%。安徽以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孕育了獨一無二的飲食文化,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正是誕生于此。而“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鱖魚正是頗具代表性的徽菜傳統菜品?!?a href="http://www.hnbcxny.com/news/detail/143203.html" target="_blank">閱讀原文】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我國自古以來便講究應季而食。時下正值春季,四處春色撩人,迎春花、玉蘭花、桃花、海棠花相繼綻放,美不勝收。而以花入饌,不單能品嘗一道道美食,也能為生活增添一絲風雅志趣?!?a href="http://www.hnbcxny.com/news/detail/143200.html" target="_blank">閱讀原文】
3月15日,以“重慶小面·面行天下”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在大渡口區盛大開幕。本次重慶小面文化節遵循“一二三產聯動、線上線下互動、商文旅體融合”總體思路,圍繞以文興業、以文惠民,匯集全國面業優質資源,聚勢賦能小面產業發展。【
閱讀原文】
鴨腸作為鴨的內臟之一,近年來憑借其可塑性成為食品行業的“香餑餑”。不管是火鍋、鹵味、燒烤,還是飯店、餐館紛紛青睞鴨腸。尤其是在火鍋領域,鴨腸成為了許多消費者吃火鍋時必點的食材,各大火鍋品牌的菜單,也幾乎都有鴨腸的身影,行業內甚至誕生了一批主打鴨腸的細分火鍋品牌,例如,成都拈江湖鴨腸火鍋、陳鴨腸老火鍋等等?!?a href="http://www.hnbcxny.com/news/detail/143193.html" target="_blank">閱讀原文】
作為一端連著田間地頭,一端連著消費市場的預制菜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視,以山東、廣東、河南為代表的農業大省紛紛出臺政策,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并將其作為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點產業來打造。據艾媒金榜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各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顯示,廣東、山東分別以94.38、92.39的產業指數位列前二。根據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廣東和山東勢均力敵,已經形成一南一北競爭格局。【
閱讀原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3.15消費者權益日”,每到這時都有新的消費問題被曝出。而食品行業堪稱“重災區”,去年曝光的“土坑酸菜”還讓人心有余悸,今年媒體曝光的汕頭腐爛橄欖菜,同樣挑動著每一個消費者的神經?!?a href="http://www.hnbcxny.com/news/detail/143180.html" target="_blank">閱讀原文】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又到了3.15前夕,要說2022年3.15曝光案例中反響巨大的事件,“土坑酸菜”必定榜上有名,該事件被曝光后,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面向C端市場的酸菜類產品銷售受阻,湖南華容縣的芥菜加工產業也受到了重創。曾經遭受全網口誅筆伐的華容縣“土坑酸菜”,如今怎樣了,華容縣又如何實現酸菜產業自救呢?【
閱讀原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