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自己在重慶某知名火鍋店就餐時撈出整只老鼠,經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當事人投訴情況屬實,并已對該店立案調查。事關食品安全,該事件被曝光后立刻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表示“令人頭皮發麻”、“想吐”、“食品安全真該重視了”,也有網友表示“再也不想吃重慶火鍋了”。
近年來,作為餐飲行業重要的一個細分領域,火鍋餐飲市場發展十分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增,市場規模已近萬億。與此同時,火鍋底料、火鍋蘸料、火鍋食材等配套產業也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面對這樣一片餐飲藍海,不管是餐飲頭部企業還是小作坊紛紛涌入火鍋賽道掘金,然而在火鍋餐飲市場火爆的同時,一些食品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在火鍋中撈出老鼠,屬于食品異物的范疇,就目前而言,食品異物問題時有發生,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于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了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為了促進企業降本增效,實現利益最大化,無論是火鍋食材,還是火鍋底料都有專門供應B端市場的供應商。由于火鍋底料不透明,加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其生產環節不能完全排除混入老鼠的可能。工業化生產火鍋底料一般要經過準備原輔料、煉油、投料、炒料、熬煮、固色、提香、冷卻等多個環節。雖說火鍋底料生產一般采用標準化流水線作業,但如果生產環境臟亂,不定期清洗加工設備,同樣非常容易引來老鼠。
此外,部分火鍋不良商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會將顧客使用過的火鍋底料提煉后二次利用,甚至多次利用。這種油被稱為“老油”或“口水油”,由于這類油吸收了肉類、蔬菜的營養,往往帶有濃郁的香味,可以更好地為鍋底增香提鮮,口感也更為豐富、醇厚。“老油”曾經在川渝地區風靡一時,不過由于食品安全隱患大,如今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火鍋店使用“老油”,但是部分火鍋店為了節約成本還是會鋌而走險。提煉“老油”往往是商家悄悄進行,由于設備簡陋、環境復雜,加上較為隨意,難免引來老鼠。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異物問題極大地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尤其是在火鍋中吃出老鼠這種異物,更是令人毛骨悚然。為杜絕這類事件再次發生,加工企業要嚴格規范食品生產流程、加強員工培訓,并保持生產環境和生產設備干凈、整潔;餐飲門店同樣要嚴于律己,切勿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口碑,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此外,市場監管部門也要發揮主體責任,開展火鍋類產品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行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我要評論